分享更多
字体:

拓日新能半年报梦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3 03:2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钟良

  

  拓日新能半年报梦魇

  光伏业井喷难再?

   本报记者 钟良 深圳、惠州报道

   8月20日,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18)发布半年报显示,2011年1-6月,拓日新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5716.2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34%;实现营业利润580.9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7.18%;实现净利润822.1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7.40%。报告期产品综合毛利率20.11%,同比下降16.89%。

   就在8月19日晚间,拓日新能发布公告暗示投资者,业绩下滑至少还将持续到今年三季度,预计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90%-110%之间,也就是意味着前三季度可能出现亏损。

   拓日新能给出的理由是,预计行业不景气状况在第三季度难以快速恢复,行业产品库存需要时间消化,已大幅下跌的相关产品价格在第三季度预计难以大幅回升。

   上半年国内光伏行业业绩惨淡,拓日新能并非独行。光伏产业的增速在去年基础上明显回落,光伏上市公司半年报,哀鸿遍野。赴美上市的中电光伏、晶澳太阳能均报出二季度亏损。

   业内人士表示,在光伏企业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背后还有着行业隐忧。

   遭遇“滑铁卢”

   作为国内第一家A股上市的纯太阳能企业,拓日新能主营业务集中在太阳能光伏及光热领域。

   2010年,拓日新能是个丰收年,实现营业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156.23%;净利润9626.75万元,同比增长188.73%。

   “受益于2010年光伏行业的大爆发,拓日新能的组件销售大幅增加。最大亮点在产品的高毛利率,晶硅电池组件的毛利率为35.09%,非晶硅的组件毛利率为34.81%,显著高于行业水平。”长城证券分析师徐超对拓日新能去年的年报如此分析,但同时提醒该企业的风险在于光伏行业政策变化和需求波动,以及上游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导致盈利水平下降。

   果不其然,2011年上半年开始,拓日新能等光伏行业遭遇“滑铁卢”。

   而政策和国外市场的不稳定是拓日新能等光伏出口企业上半年遭遇的坎儿。

   拓日新能相关人士介绍,由于该公司依旧以出口销售为主(出口销售占销售的90.40%),而作为国内光伏产品出口主阵地,上半年德国和意大利光伏补贴削减政策不确定,导致装机停滞,需求大幅萎缩,并进而导致拓日新能等国内光伏企业的晶体硅太阳电池芯片及组件毛利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8月19日,中电光伏(CSUN-US)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亦显示:公司第二季度营收1.44亿美元,同比增长22.4%,环比减少13.1%;第二季度净亏损1690万美元,净利润率-11.7%;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382.8万美元,201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还有350.1万美元。

   曾经风光无比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晶澳太阳能(JASO.NASDAQ)二季度惨淡业绩也是一个缩影。其近日公布的第二季度的财报显示,公司二季度净亏损为3540万美元,但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880万美元。

   但在过去的五年,晶澳太阳能却一直能以平均100%的速度成长,去年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80%。

   “第二季度的业绩说明了光伏市场的混乱,在德国,我们的安装量低于预期,而且意大利市场的政策也在近期改变。不过,尽管欧洲市场环境依然有挑战性,但是市场对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仍然保持正常(需求)。”晶澳太阳能首席执行官方朋称,在最近几周,已经看到了市场恢复的迹象,包括订单与出货量都在增长,客户来源也更加多样化。

   大跃进隐忧

   像方朋一样,觉得行业春天会到来的不在少数。

   深圳派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相宏也表示,虽然光伏企业业绩经过了上半年的大幅下滑,但基于目前德国和意大利政策已经确定、美国等新兴市场启动以及国内市场因“上网电价”明确而启动起来的市场等利好因素,国内的光伏企业下半年的日子会好过。

   而总部位于波士顿的研究机构LuxResearch的最新报告却提示了行业潜在的风险。

   上述报告提示,尽管全球光伏系统装机量将从2010年的15.8GW增至2016年的37.5GW,但实际上太阳能行业的收入从2012年起将会缩水,从2010年的644亿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569亿美元。

   LuxResearch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则是装机量虽然增加,但光伏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将超过销量的增长,从而导致光伏企业收益将持平。

   事实上,这一论证也正在国内预演,那就是行业可能出现的大跃进之后,导致的价格下跌。

   8月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确定,在今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且在今年年底之前建成投产的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 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 元执行。

   而在此前,光伏上网电价采取特许招标、一事一议的政策。

   “相比每千瓦时0.25元的水电、0.38元的火电、0.43元的核电价格,高达1.15元的光伏上网电价显然很高,如果利润空间虚高,不仅看不到行业发展前景,而且会导致一些短期投机行为,最终毁掉光伏市场前景。”李相宏认为,目前国内光伏行业处于谷底,此次上网电价出台多是因为“救市”。

   而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太阳能分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介绍,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每年上马完成2GW属正常发展速度,但2011年截至目前已上报国家能源局备案待批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约3.6GW。

   “下半年,受发改委新出台的政策实施影响,肯定会掀起全国光伏产业的抢建风潮,以便获得较高的上网电价。”李相宏分析,今年仅青海省的新增装机容量就将达到800MW,光伏发电行业新一轮大跃进或已在酝酿之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