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识雨 保驾护航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3 08: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在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的全过程中,气象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气象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建设和综合效益的发挥——
大坝全景。 夏 林摄
为满足需求不断创新
进入8月,宜昌连续降雨,4日一大早,宜昌市气象局副局长田刚就赶往坝区三峡梯调中心。每当江水流量将超过每秒3.5万立方米时,分管三峡的副局长就要到坝区现场带班值守,并参加气象、水文和梯调中心相关部门的水雨情联合会商。
汛情就是命令。奔波于城区、坝区之间,已成为现场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的常态,这条路一走就是20年。
田刚介绍说,1991年长江西陵峡北岸、毛公山对面的小山坡上,新建了一个气象观测场。这是工程所在地的宜昌市气象局按照中国气象局及湖北省气象局部署,在三峡坝区建立的第一个三峡气象站——乐天溪气象站。1992年1月1日,乐天溪气象站正式传出第一份气象观测资料,拉开了三峡工程气象保障服务的序幕。
位于西陵峡中上段的三峡工程坝址地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显著,暴雨、雷雨大风多发,雷击严重,春秋冬季降温频繁。三峡工程建设进度、施工质量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象服务需求非常之高。基于为清江隔河岩水电站、葛洲坝工程提供专业专项气象保障服务的经验,针对三峡工程这一全国重特大建设项目,湖北省和宜昌市气象局提出了以专门机构、组织专班开展专业专项服务的工作思路。1993年,集气象部门整体力量和技术优势的湖北省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在乐天溪气象站挂牌成立。服务得到三峡集团公司的充分认可。
8月4日,记者在三峡集团公司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水情气象会商大厅内看到,三峡气象服务中心的三峡气象服务台已经成为三峡梯调中心三峡水情气象中心成员。据梯调中心负责人介绍,三峡地区地形特殊、气候多变,工程建设规模巨大、周期长,施工难度高、技术复杂。从1994年1月,应三峡总公司要求,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就入驻三峡开发总公司工程建设部提供现场服务,至今一直合署办公。
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向记者介绍,邀请气象部门专家和业务人员长期驻守,公司依托于气象部门的平台,在获得更专业、更精确的气象服务的同时,避免了重复建设。
专家入驻是三峡气象服务中部门联动的形式之一。无论是在工程建设期的1998年抗洪,还是在工程运行期的2010年最大洪峰过境,国家和省级气象专家都坐镇指导、参与会商。
相对于专家入驻,国家级的预报业务系统和指导产品发布、资料信息共享,是部门联动的常态形式。每当主汛期和重大施工时段,中国气象局组织、国家气象中心牵头,武汉中心气象台、成都中心气象台、重庆和贵州气象台、宜昌市气象台等分工预报、综合集成,向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发布预报意见,通过国家气象卫星通讯和地面交换网传输,为三峡气象保障服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围绕用户需求联合开展科研开发,是三峡气象服务中部门联动的又一大特色。多年来,三峡气象服务中心承担三峡集团公司、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用户委托的多个专题研究项目,其中不乏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大项目。气象成为三峡工程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马常艳)
今年年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旱情。图为江西新建县南矶乡,一艘大渔船搁浅在鄱阳湖湖底草坪上,湖水干涸,湖草茂盛。 (资料图片)
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鄱阳湖区,小朋友在干涸开裂的湖床上捡贝壳。 (资料图片)
为工程建设安全保驾
在宜昌市气象局,记者看到了一份宜昌市三峡坝区工作委员会下发的文件,对2010年市直派驻坝区单位工作情况予以通报,文件提出:宜昌市气象局凭借全方位、全天候气象服务,全年工作档次被评为优秀,全年平均分为100分(满分)。在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的每个关键阶段,气象服务都起到了“尖兵”和“前哨”的作用。
一位为三峡工程建设服务多年的老气象人对记者说,每年汛期是对三峡预报服务的严峻考验,暴雨、雷雨大风、强雷击频繁,无不对工程建设产生威胁。
1998年7月中上旬,三峡工程迎来了自开工以来最大洪峰的严峻考验,一旦洪峰流量超过了每秒65000立方米的标准,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就要从施工现场撤退。
“施工人员从现场撤离,不但会造成2亿元的经济损失,更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影响施工进度。”
紧急情况下,气象预报专家赶赴一线,首次采用面雨量预报研究初步成果,开展三峡地区的面雨量预报大会商,得出“过程总面雨量为30至40毫米、最大日面雨量约20毫米”的预报结论,并据此推算,2号洪峰过境流量小于每秒60000立方米,除影响通航外,施工可以照常进行。
时任三峡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的贺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实况证明,气象预测非常准确。此后,长江水位逐渐下降,洪峰过后,三峡工程围堰安然无恙。
大江截流注定是三峡工程建设史册中最为闪光的一笔。大江截流气象保障服务同样在气象服务的发展史册中熠熠发光。
被称为史上最大一次截流的1997年第一次大江截流,是对气象部门服务三峡工程能力的整体性检验。国家级和省、市气象专家集中攻关,三峡气象服务中心提前进入状态实战演练。能否按设计流量做截流准备成为焦点。根据国家气候中心“三峡地区秋雨不明显”的长期预报,一线服务人员建议,按截流设计流量的下限值每秒14300立方米准备,实况龙口合龙时流量每秒8480至11600立方米。10月25日,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发布“未来6天长江上游以多云天气为主”的预报,三峡总公司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果断决策,提前一周形成40米宽的小龙口,既顺利渡过了截流困难地段,又较好地解决了明渠淤积问题,改善了通航条件。
混凝土浇筑质量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它直接影响到浇灌混凝土的掺水量、凝固理化反应和后期护理,处理不当对工程质量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随着三峡工程进入二期建设阶段,混凝土浇筑量增加,为保证工程质量,业主提出准确预报气温和湿度的服务需求。
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在认真调研温度变化对混凝土浇筑质量影响的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温度预报方法研究,制订出温度预报发布办法和评定标准。从1997年下半年起,首创逐日发布温度预报,为确保工程质量给出了关键性的技术参数。他们还开展了降温过程预报方法研究,2000年10月10日,准确发布48小时内平均气温下降4至6摄氏度的降温警报,业主及时调整浇灌施工和工程养护方案,经济效益显著。
相对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三峡工程施工中变压器等机电安装、金属构件焊接以及安装质量。针对这一工程建设需要,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建立了专门的发布制度。温度、湿度预报成为保证三峡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服务项目而一直延续。
(责任编辑:马常艳)
湖北宜昌市气象局举办的小记者招待会。60余名小记者提出了大量气象科技方面的问题。 (资料图片)
重庆涪陵区气象局完成的三峡剖面立体气候站建设,提高了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资料图片)
为工程发挥效益护航
2002年起,三峡工程开始建设与运行并重,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逐步启用。
2009年9月15日,三峡水库蓄水。三峡气象服务中心从9月10日起开始了全方位、全天候、精细化、无缝隙的气象保障。
蓄水第一阶段,三峡入库流量下降,不能满足蓄水、发电需求。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准确预报出蓄水期间两次强降水过程,三峡梯调中心据此优化了调度方案,在顺利完成阶段性蓄水任务的同时,加大了电站出力,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第二阶段,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坚持预报后期降水持续偏少的结论,公司各部门根据流域降水偏少的情况,提前做好了蓄水计划无法完成的准备。
2010年的三峡过境最大洪峰预报,为三峡集团公司各项工作赢得了主动。三峡梯调中心主任袁杰说,气象部门提前一周作出的准确预报,为水库调度决策获取了有利时间。
2010年7月15日至18日,长江上游流域出现持续4天的强降水过程,三峡入库流量从16日20时的每秒26000立方米暴涨到20日8时的每秒70000立方米,为三峡大坝开建以来的最大值。早在11日三峡气象服务中心已经作出降水过程预报,并从12日起启动三峡防汛联动机制。据此,三峡船闸临时停航,过往船舶改为翻坝运输,确保水利枢纽安全度汛;三峡工程保持下泻流量在每秒40000立方米以下,拦峰错峰,缓解了长江中下游防汛巨大压力;有效调度蓄洪发电,三峡电站26台发电机组和葛洲坝21台发电机组长时间保持高水头满负荷发电,经济效益巨大。
三峡工程气象保障服务有关材料显示,三峡集团总公司及其下属单位与气象部门合作开展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研开发和项目建设,为工程建设和发挥三峡工程最大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年4月,三峡气象服务中心根据天文引潮力得出,7月10日至17日四川盆地可能出现持续性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依据这一预报结论,气象部门7月中旬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连续准确发布长江上游面雨量预报,为三峡工程紧急启动翻坝运输赢得了宝贵时间。
《天文引潮力长江上游暴雨、特大暴雨长中期预报方法》是三峡气象服务中心预报原理和预报方法研究内容之一,气象部门还相继开展了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大气污染扩散等技术与预报方法研究,使每一项重要预报都有2至3个预报方法支持,提高了预报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峡坝区位于河谷地带,晴空条件下仍有大风天气出现。《灾害性天气短时预报系统》多次准确预报出对船闸通航影响甚大的三峡晴空大风天气,填补了此项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上的空白。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连续5天出现6级以上大风天气;5月15日至17日,三峡水域再次刮起6至9级大风,三峡船闸几度停航。技术支持下的准确预报和及时服务,三峡水域没有因大风天气发生安全事故。
大雾天气对长江航运带来严重影响,《三峡水利枢纽大雾监测预报》等相关研究,为大雾天气监测预报提供了科技支撑。
《利用水文气象耦合方法制作三峡水库流域水量预报》是一项综合性科技攻关,它在开展气象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研究基础上,结合水文预报模型,设计流域降水水量预报、水库入库水量预报方法,从而优化水库调度运行方案,减少弃水增加发电量,提高过程来水的发电效率。
(责任编辑: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