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黑龙江粮食持续增产面临多重挑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01:5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张玉华 王文涛 谭迎春 本报记者 刘洁

  五年总产量增长了62.1%,年均增产10.9%。“十一五”时期,素有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从2005年的618.4亿斤,增加到2010年创历史记录的1002.6亿斤,成为全国第三个千亿斤粮食大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近期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虽然荣登千亿斤宝座,但“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粮食增产面临任务艰巨、难度加大的局面。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对此应有客观、清醒认识,提早谋划,找准对策,巩固和提高黑龙江的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成果。

  调查显示,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突破千亿斤,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221.3元上升到2010年的6210.7元,年均增长14%。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逐年增加,高产作物在粮食种植结构中所占比重提高,农业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含量提高,气象整体条件较好。此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种粮大县奖励机制、粮食保护价格政策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地方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然而,调查显示,黑龙江如何继续巩固和保持千亿斤产能,仍要面对诸多挑战。

  种植结构调整受限

  粮食连年增产与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分不开的。调查显示,从近几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看,黑龙江省高产作物水稻、玉米种植面积连年增加,而产量相对较低的大豆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3586.1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4153.2万亩,增长了15.8%;玉米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5390.9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6552.6万亩,增长了21.5%;而传统特色作物大豆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6054.8万亩减少到2010年的5321.8万亩,下降了12.1%;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有一定程度下降,由2008年的1093.3万亩减少到734.5万亩,下降了32.8%;小麦种植面积相对较少,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400万亩左右。

  专家指出,增水稻、扩玉米、稳大豆和其他作物是农业大省黑龙江近年种植结构调整的特点,但是结构调整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不能无限制地调整。由于黑龙江省所处的积温带局限,适宜种植玉米的土地基本上受价格刺激均已利用,水稻种植受水资源供给的限制也不能任意扩大,曾以稻治涝的三江平原,如今虽然稻香千里,但却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专家认为,这些问题都应该科学、客观地认识。

  提高单产难度加大

  粮食产量取决于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而土地总量是相对固定的,黑龙江省的粮食种植面积虽还有一定数量的待开发、待复垦、待整理的后备土地资源,但是数量已十分有限。

  从粮食单产水平来看,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农垦系统当前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很高,特别是省农垦系统粮食种植的专业化、机械化、科技含量水平很高,“十一五”末,农垦系统水稻单产1133.3斤/亩,玉米单产1026.3斤/亩,大豆342.9斤/亩,从现有技术层面看,未来粮食增产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同时,当前黑龙江全省总体单产水平不高,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土壤条件较差的中低产田生产水平较低所致,全省目前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近50%,而这些中低产田的改造仍然需要时间和过程。

  水土资源成为瓶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和非农产业、农村和城市争夺耕地的竞争将会不断加剧。调查显示,黑龙江省黑土总体变薄,许多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已经“破皮黄”,肥力严重下降,有机质呈下降态势,土壤氮素减少和速效钾明显下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据统计,2009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378.3万公顷,比2005年增长2.4%。

  除面临保护耕地的压力外,粮食增产还将日益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扰。黑龙江省诸多河流在农业用水期常出现枯水甚至断流,地下水水位普遍下降。西部地区气象条件差,容易遭受旱情而影响粮食生产。目前,黑龙江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流域性防洪控制工程少,江河堤防标准低,农田抗旱排涝能力差,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凸显。2009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仅为0.5亿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8.1%,远低于全国37.4%的平均水平。而城市、非农产业用水,甚至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都将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农业用水短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收益受制边际效益

  在今后乃至中长期内,黑龙江省增加粮食产量仍有很大的资源和技术潜力。但是,这种潜力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现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种粮和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农业的经营效益和比较利益,对农民种粮和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农业经营成本和机会成本加快上升的压力不断加大,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能源成本成为推动农产品成本提高的三大主要因素。

  近年来面向种粮农民的补贴规模不断增加,但在总体上仍然不能弥补生产资料成本上升所导致的利润损失。未来粮食生产成本仍将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如果粮食价格不能保障,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必将逐步受到侵蚀,并最终妨碍粮食增产。

  专家建议,今后要稳定并提高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就要紧紧围绕农机化、水利化、科技化、产业化目标,多方努力,实现粮食稳产、高产、高效、优质。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应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为发展方向,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多措并举提高北大仓的粮食生产能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