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创新转型是民企第一选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01:5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见习记者刘可

  影响中国经济的因素已经有了新的变化。部分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已步入中后期,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已经开始。在转变经济方式过程中,民营经济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专家认为,创新转型是民营企业的第一选择。

  8月23日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刘迎秋和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进行了精彩发言,并和与会嘉宾展开热烈讨论。

  转型要利用好资源

  曹远征提出,中国民营经济在转轨中将主要遇到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企业的剩余劳动力不再充裕,这意味着低成本制造不再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其次是人口红利趋于消失,意味着投资驱动性经济增长能力减弱;经济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后,技术进步更为迫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工业的改革显得极为迫切。

  艾丰认为,企业在转型期间要重视利用软资源,即信息性资源,它包括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非物质资源。上世纪80年代他在《人民日报》组织过一篇报道《肯德基吃什么》。第一个标题是“肯德基吃鸡”,没鸡大家不去吃,这是硬资源。第二个小标题是“肯德基吃快”,符合了快节奏现代社会的需求,这就是软的东西。第三个小标题是“肯德基吃派”。第四个小标题是“肯德基吃文化”。派头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

  而中国的软资源主要是文化资源优势。人们曾经根据“人均占有资源率”驳斥了中国“地大物博”的硬资源观点。但在软资源里,“人均”的劣势不复存在。因为每个人都是载体,文化的存在规模越大,反而容易发展,影响力也越大。

  软资源同样包括人力资源。刘迎秋认为,转型期应该重新评估民营经济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现阶段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企业应该把更多的收益用于员工的技术创新激励,这是企业长远发展和快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转型要做好品牌战略

  民营经济一向注重品牌战略。艾丰认为,在外界眼中,中国人干活的特点是消耗物质资源多,只顾卖力气,基本没有什么品牌附加值。所以在转型期间,实施品牌战略的前提是,必须先改变外界眼中中国民营企业的“廉价打工仔”形象。

  “外国人赚我们什么钱,大量是品牌附加值。”艾丰说,“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口号。”

  转型要注重技术的创新

  刘迎秋有这样一个观点,现在许多民营企业仍然沿用国外产品的核心技术,现在,企业的“拿来主义”成本上升,直接关乎经济效益,所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迫在眉睫。

  李义平也是这个观点的认同者。他去陕西神华集团访问时,发现神华的设备都相当先进,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是这些设备都进口自德国。我国人口红利的边际增长率已经接近于零,劳动资源紧缺的总趋势已经显现,只有开展技术创新,才能有效提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

  转型要重视失衡产业改造

  “东北大米、木耳人参、长春电影制片厂,都是人们耳熟能详关于东北的印象。这说明东北的传统工业基础深厚,只是在现阶段的市场发展要求下,需要改造和创新。”李义平说。

  在他看来,仅仅靠从紧的货币政策解决不了CPI问题。德国的汽车、日本的家具和意大利的皮鞋都是传统产业,但由于他们对传统产业进行了改造,融入了现代元素,重新处在了产业链的高端,所以拥有了产业话语权和丰厚的回报。农业和制造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所以加强对农业和制造业的市场投资和改造,特别是大型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改造,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于提升中国核心竞争力,都具有现实意义。

  李义平觉得民营企业家对于市场和产业经营的转型有着特殊的直觉,譬如李书福最初从摩托车修理转到汽车制造业,灵敏的市场嗅觉是他转型成功的基础。李义平认为,民营企业家在市场变化中,一旦发现产业失衡,应该及时进行调整,以便能有真正的后继发展之力。

  在曹远征看来,民营经济要放在国际大环境下来看,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观点,在对失衡产业改造的同时,需要警惕“大国陷阱”。

  据统计,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但是,中国的人均GDP仍在世界排名后列。2010年,中国人均收入为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是处于中下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目前我国发展现状明显失衡。城镇居民主要倚重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比重低,但工资性水平偏低;农村居民主要依赖农产品收入,农产品价格又偏低。

  曹远征认为,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必须提高居民收入,通过扩大居民的消费能力来扩大国内市场,使经济发展不完全依赖于外需,达到可持续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民营经济的结构正在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为主,我国的民营经济只要把握好机遇,注重创新和平衡,企业的转型期必将平稳过渡并有所建树。

  (本版图片由大会组委会提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