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式中国智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19:11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成立于2007年的博源基金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成中国智库“大军”中的一支劲旅。其如何摸索自己的研究模式?又在关注哪些课题?
记者 王琰 实习记者 周毅
竹林掩映的小院内,博源基金会的大堂一派典雅、沉稳之气。
大堂尽头,悬挂着一幅黑白摄影作品,画框内的老农蹲坐在家门口的砖石台阶上,清贫而朴实。
作为基金会总干事,何迪长期负责基金会的运营和组织,手里拿着一本刚看过的《80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与采访时他言谈中流露的对八十年代的眷顾呼应成趣。
上世纪80年代,何迪作为青年学者开始参与中美学术界间的交流。1989年后,随着中美智库之间的接触趋于频繁,他有了近距离观察美国智库的机会。
与中美智库的交流,使何迪很早就认识到智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随后,与欧洲各国智库以及亚洲智库的进一步交流,更加强化了他的这个信念。
这颗信念的种子,于30年后,在博源基金会生根。
2007年10月,何迪与秦晓一道,创立博源基金会(以下简称“博源”)。博源以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的身份在香港注册。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博源已经发表了研究报告《中国经济观察》36期,外加增刊和特刊26期;资助了10余个中长期的研究课题;出版了“中国经济观察”与“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两个书系,共八本专著及论文集;在博源周围,聚集了一批国内国际顶尖的经济学、社会学与国际问题的研究人员。博源对决策层与公共生活的影响力在不断生长。
“有改革就有需求”
“有改革就有需求,没有改革,就没有需求。”谈及智库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身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激荡的改革风云的何迪,言语中饱含激情。
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有三个时期,思想库都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推动过社会的进步与政策的制定。
第一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时期。彼时,社会上对思想极度渴望,整个社会洋溢着求知学习的气氛,而学习的动机,就是寻求国家富强之道。那种生气勃勃的氛围,何迪今日思之,难掩怀想、神往之情。
而最高领导层也富于改革与学习的精神,经常当面向年轻学者请益、讨论。“一拨一拨地见年轻人。那时周其仁所在的发展组就曾经通过上百人的实地调研,直接以报告的形式参与了中央对五个一号文件的起草。
何迪认为,这种介入到改革之中的热情,和对改革的影响,丝毫不比任何一家国外的智库逊色。
1992年之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建立之时,不论是国企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都有活跃的经济学人与研究机构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97年到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智库作用依然显现。何迪说,不论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还是银行业的改革,都有专业背景的学者和他们所在的调研团队的支持。
回首过去,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中,智库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种滋养智库发展的需求,在当下中国依旧存在。
何迪认为,只要中国坚持改革与创新,就会有对智库的需求,只有改革停滞了,不再创新了,对智库的需求才会淡化。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的中国,需要智库来开启“官智”,促进公共政策与决策的优化。
一切从人入手
进入21世纪,情境已然与30年前不同。
“互联网是革命性的,在表达意见和获取信息方面,远远超过七八十年代。现在,中国一年出37亿本书,全世界出版的书都没有中国多。这已经不是一个信息匮乏的时代,或是经验获取困难的时代,而是一个噪音与真理并存的时代。”何迪说。
如何在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打出自己独特的产品?这是博源基金会在成立之初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利用自己在投资银行工作期间的积累,何迪召集了各个银行研究中国的首席经济学家,请大家来讨论。研究出的结果,一是现在给领导提供信息的部门过多,但往往在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不能两者兼得;二是研究人员与决策者之间缺乏双向交流,信息的整合和筛选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
“一切都要从人入手”。博源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思路。
从博源的第一份内刊《中国经济观察》中可以发现,为其撰稿的特约经济观察员,都是各个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何迪认为,这些经济学家具备的三个条件,保证了研究报告的质量:
一是他们的独立性。这些经济学家来自各个投行,与研究对象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再者,宏观经济分析的经济学家,不像资源配置、战略分析或是股票配置方面的专家,不会因其从事的领域而扭曲观念。这一点上,“他们的研究与生意是分离的”。
第二,就是分析框架。何迪特别强调分析框架的重要性。“这些人大部分都在世界银行或者IMF做过基本的训练”,框架能有效避免主观臆断,更凭借数字与事实,依靠分析说话。
最后一点,信息来源全球化。“他们拥有对全球市场观察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
除了定期出版自己的内刊,博源基金会还邀请各领域的知名学者参与一些中长期课题的研究。何迪自己就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些一流学者的组织和召集上。
“如果说三年多我们能够走到今天,我个人觉得,就是凝聚了人气。”何迪说。
曹远征、张燕生、马晓河、蔡昉、周其仁、吴敬琏、章百家、袁明,这些国内国际的一流学者,不仅在基金会任学术委员或顾问,还能够保持时常参与博源基金会的讨论与活动。
何迪认为,能有这种局面,除了在学术理念上的共鸣,与基金会做了三方面的努力有关:
首先是跨学科的人员构成。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与学者之间的讨论,才能够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政治学的或者法律的,这些东西学习和鉴别一定要有国外的国内的经验,我们要研究国际关系的,我们要研究中外历史的,所以你看我们最早选的人,一定是跨学科的。”
同时,博源基金会邀请的专家顾问,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均有阅历。在缺乏美式的“旋转门”机制(指智库专家和官员身份角色灵活切换)的情况下,要求所参与专家、顾问的双重身份,是很重要的一个考量。而这离不开何迪的自身经历,“我个人在美国所的时候,也是个学者,但要不是在银行工作了十二三年,对一些问题的体会不会这么深”。
另外,对实际经验、跨学科交流的要求,时常与国际视野的讨论相结合。何迪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支持北大王缉思教授的课题《三十年来的世界政治变迁》时,其中,尚会鹏作为在印度研究领域中政治文化方面研究的知名学者,“他为我们写的文章,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是一块宝藏”。但为了拓宽视角,“我们还是请来了瑞士银行专门研究新兴市场的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世界银行的汪涛和发展经济学的许小年,从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多个角度同他一起讨论。”这对研究者本身也是一个受益与学习的过程。
何迪告诉记者,在国别案例等课题上,注重交叉学科与中外结合的讨论方式,已经成了博源基金会的特色。“这样的人才结构搭配对专家学者都是一种学习,这是我们比较成功的经验。”
中国转型的四大课题
博源基金会给自己的定位是:着眼于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领域内的中长期问题。何迪告诉记者,今年基金会正在进行四个大课题的研究,都是中国经济结构与社会转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第一个题目是国家资产负债表。将会由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和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共同担当。“这个题目是通过很多次的讲座和讨论才确定的,”何迪告诉记者,“大家觉得国家现在许了那么多愿,社保的、医疗的、救灾的,包括未来的能源的,所有都是花钱的。钱从哪里来?我们就组织了对这个课题的资助。”这是今年刚启动的一个题目。
第二个题目,是国有资产运作模式的研究。“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得国有资产有了价值有了流动性,怎么通过一个制度性的安排最终把这部分资产还给老百姓?”课题的起源来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邵宁的讲座。何迪认为,这样的课题,在未来的三五年一定会是一个大课题。“如何评价国企的进一步改革?一些经常看到的观点到底是对是错?同时,我们也打算涉及国企的整个改革进程,国企资产的状况和管理,外国和中国都有哪些经验,有哪些办法和不同的方案?这就是我们的课题。”何迪说,很多的官员、学者和银行,都愿意配合这个研究。
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去年提出的财税体制改革方案,是博源基金会眼下开展的第三个课题。何迪说,楼继伟带领财政部的地方预算司司长和中央财经大学的老师,已经组成了一个团队。基金会在资助的同时,能够经常参加组织讨论、交流,定阶段与大家分享成功。“这一定是对中国未来五到十年都有影响力的课题,而且我们做的课题都是跨部门的,不会因为不同部门方案不同而使利益打架。”
第四个重要的课题,也是当下的热点:人民币可控下的全面可兑换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何迪说,这个课题目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真正变成了一个香港和大陆的沟通渠道。“从去年才五六百亿,现在到五千多亿,这是人民币在香港的预算,”何迪说,“其实这是去年四月做的题目,今年发布,因为比较敏感,涉及到汇率的问题,所以推迟了一些。但现在看来,将会加速人民币全面可兑换的进程,所以我们觉得可以发表。”并且,这个题目还会有拓展,下一步将要进行外汇体制关于货币体系的安排的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原局长吴晓灵将会继续做这方面的研究。
“学者本身有兴趣,是研究课题质量的最好保障。”何迪说,“梳理问题,建立框架,寻求共识,是我们的基本流程。这个流程,启发了很多很好的课题和思想。”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蔡昉,就愿意担任人口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研究,“这也是我们近期要启动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