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过半少年暑期依赖网络社交 “宅童”沉迷电脑难题待破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5 01:27 来源: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陈焰萍

  暑假已过大半,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本该是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却终日宅在家里与电脑为伴。近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对天津市大中小学近50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68%的学生在暑假期间通过QQ、微博(http://weibo.com)、网站等方式进行社交活动,每日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甚至有15%的学生,自暑假开始就从未走出过家门,一直“泡”在网上。“宅童”亟待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少年暑期过度依赖网络成“宅童”

  暑假本是休息玩乐的好时光,但不少中小学生却在假期足不出户,“猫”在家里。据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以上中小学生,假期生活的一半时间是在家中度过。家长工作忙碌,学校“暂停营业”,使不少中小学生无奈成了“宅童”。在网上种菜、养宠物,织“围脖”,玩网游,很多“宅童”将大量时间用在了互联网上。一名小学生家长发帖诉苦:“现在回家,孩子都只用QQ和我讲话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网络已成为少年儿童与朋友交流、联系的普遍平台,是他们人际关系建构的重要途径。经常和有时在网上跟同学朋友等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占全体少年儿童的50.9%。

  但是,18岁以下的网民,都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大部分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沉迷娱乐而无法自拔,长期依赖网络社交,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谢新洲曾撰文指出,社会交往是构成和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健康、完善的社会交往机制,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网络社交中,交往双方不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而是借助各种网络工具,以一种“身体缺席”的方式进行互动。这种“身体缺席”式的沟通互动,正冲击着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

  谢新洲等人曾进行了一项关于互联网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已有18.3%的网民因上网而减少了与父母的日常交往时间,28.8%的网民因上网而减少了与亲戚、邻居的日常交往时间,网络社交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某些方面的社会疏离。

  少年暑期上网需注意安全

  孩子放假后,长期“宅”在家里沉迷电脑游戏,对其成长并无益处。但如果家长强迫孩子离开电视、电脑,甚至打骂,则可能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而花钱“买”孩子下楼的教育方式,更是不可取。因此,原西安智育儿童校长闫明建议家长们为孩子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或者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报一些兴趣班或者参加夏令营活动,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网络化时代,孩子无法彻底与网络隔绝,对待“宅童”仅用“堵”并不合适,关键是合理安排使用电脑的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商议制订“上网契约”,规定上网时间,超过时间,孩子要受到相应处罚,以此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

  网络也有积极的一面,当孩子需要做一个手抄报时,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更多的主体材料,更多的图片和文字,通过网络收集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因为网络具有强大的传播力量,一个事件的出现,最开始可能就是网络先传出来,这有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而网络里正面事件的宣传报道也可培养孩子的正义感。

  但凡事都有两个方面,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孩子长期沉溺于网络,容易玩物丧志不说,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青少年的时间极为宝贵,如果每天都在网络的世界里消磨时光,长此以往,学习成绩的下降也就成了必然,对此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还有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如果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可能身体方面,腰也挺不直了,眼睛也近视了,时间长了还会有更严重的心理和沟通方面的问题。

  网络游戏中出现肮脏语言的情形也不少见,,孩子沉浸其中,耳濡目染,难免会受到影响。要提醒孩子不要去模仿,不要搬到生活当中来,要让他认清是非,同时还要让对孩子分清善恶。

   孩子的成长需要感知真实的世界

  “宅童”多半在模拟的世界里面通过间接的方式感知外部世界。他们在电视里面寻找生活的故事,在网络上经历娱乐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符号的乐趣,这样的交往几乎都是符号的,很少能真正感知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真切的信息。

  “宅童”经历的生活除了家庭生活是真切的,其他的生活经历都是模拟的,都是一种间接的方式。而间接体验到的情感需要的是一个本身有过丰富情感体验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要知道,情商无法只通过模拟训练完成,情商的培养需要孩子去经历人生的各种自自然然的喜怒哀乐。”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心理咨询师廖丽娟说。

  有专家表示,孩子们如果“宅”下去,不仅对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长时间静止在一个状态,缺乏适当的运动,更会对身体,如视力、听力、心脏等带来极大的副作用,并会造成体型变形、偏胖,情绪抑郁、性格孤僻等严重后果。家长应该在上班之余,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很多家长只知道忙工作,很少和孩子做长时间、深层次的内心交流,不理睬孩子的感受,久而久之还没有学会调整心态的孩子就可能封闭自己,借此来逃避现实问题。

  总之,营造青少年暑期健康上网环境应该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首先网络市场要规范,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政府要出面,和游戏公司一起开发出有利于中学生,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绿色游戏,可以使他们从游戏中吸取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和养分,同时,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一些不健康的游戏,特别是充满暴力的,色情的游戏要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给青少年一个绿色的游戏空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