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再难也要加快西藏信息化建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5 07:53 来源: 经济日报

  用铁轨、枕木、石子铺就的青藏铁路被颂为“神奇的天路”。而由光缆、基站、卫星构成的另一条通信“天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10年来更深刻地改变了西藏人民的生活。

  史书记载,旧西藏地方政府“达尔康”(电信局)仅有的12个站点,能正常使用的不多,且主要服务于地方达官贵族。封闭、落后,成为西藏的代名词。听外面的声音、看外面的世界便成了这片高天厚土上老百姓的一个梦想。

  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发达,西藏电信人更加深切地懂得通信的重要——只有尽快拉近与外部世界的距离,才能跟上未来发展的步调。自从人民邮电1951年在西藏创办以来,西藏电信就把解决农牧民的通信问题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西藏电信紧紧追随内地通信发展脚步,采用同步通信技术制式、实现方式和传输手段,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的通信需求。

  如果不是亲身到西藏,真的很难体会在高原上搞通信建设有多难。

  第一难在电力配套不足。西藏共有73个县,“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的市电只通到32个县,剩下的县要通电话或手机,必须依靠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一个基站的配套设备和主设备的成本比例分别占60%和40%,和内地刚好相反。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的天翼用户,还得拿着手机到电信营业厅充电后才能使用。

  第二难在交通不便。以墨脱光缆为例,墨脱县距已通光缆的波密县140公里,其中有60公里不通公路,这段路处于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沿途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随处可见。在这样的条件下施工,是历来光缆施工任务中最艰巨的一次。墨脱光缆开通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被泥石流冲断32次,维护成本高昂得难以想象。

  第三难在人口分布不集中。西藏地广人稀,许多乡和行政村地处偏远。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玉麦乡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曾经仅有3个人,直到今天也只有27人。即便是这样的乡,也已经通过卫星方式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西藏电信“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实施,在西藏农牧区防灾扶贫、合作医疗、文化宣传、劳动力培训、科技推广、治安管理和农村政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改善了城乡通信发展不平衡状况,改变了西藏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农牧区经济发展。

  10年里,西藏电信投入建设资金高达43.29亿元。2001年7月实现了全区各地市通光缆;2004年实现了“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2007年8月实现了“乡乡通传真”;2009年5月天翼3G在西藏全区率先使用,标志着西藏与全国同步进入3G通信时代;2011年初实现“村村通电话”;2011年6月全面实现“乡乡通宽带”。如今,一张覆盖全区7个地市、73个县(区、口岸)的固移融合、天地一体网络纵横雪域大地,成为助推西藏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的通信信息基座。

  在珠穆朗玛峰脚下、在藏北高原、在三江流域、在尼洋河畔,随着“村村通电话”工程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正通过信息化桥梁,昂首阔步奔向小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