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在金融业中建立比较优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08: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日,《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明确了我国保险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具体目标是,2015年全国保险保费收入争取达到3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人。保险业总资产争取达到10万亿元。

  新发布的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大亮点是,第一次将保险业发展规划放进金融业坐标体系中进行定位。

  《规划纲要》“主要目标”的第二条:“综合竞争能力明显增强。行业总资产在金融业总资产的占比明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改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在金融业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比较优势。”

  众所周知,虽然金融行业三驾马车指的是银行、证券、保险,但实际上银行业总资产比重占到了中国金融业总资产的9成左右,保险总资产在这三者中是最小的。如果按银行、证券、保险再加上基金行业,2010年底我国金融行业总资产规模已突破100万亿元,目前保险业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重约为5%,远低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但保险业却是改革开放后金融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仅以近5年的数据,保险业的年均增速达到24.2%。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独特的社会经济补偿功能,保险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保险业起步晚、基础差,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诸如覆盖面不宽,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粗放经营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使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距离。如果保险业要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就必须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这大概就是《规划纲要》将保险业未来5年发展放进金融业坐标体系中来规划的重要原因吧。

  如何才能在金融行业中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

  《规划纲要》提出的第一层面的措施是:“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积极稳妥推进保险市场体系建设”,“大型保险集团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中小型保险公司稳健发展,专业性保险公司初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格局。”

  《规划纲要》将保险市场建设分为三层,即大型保险集团、中小型保险公司和专业性保险公司。“十二五”保险市场建设首先“抓大”,进一步稳固大型保险企业,通过支持保险公司改制上市,引入资本市场资金。

  《规划纲要》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投资保险公司,鼓励资本多元化和股权多样化。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规范上市”,“加快推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积极推动人保集团和中再集团上市,推进人寿集团股份制改革,强化公司治理和内部风险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截至目前,A股市场上仅有3家保险企业上市公司,远低于银行和证券类上市公司的数量,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将有一批保险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目前中国人保集团、中再集团、新华保险和泰康人寿等均在加快上市步伐,早几年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人保财险也积极准备回归A股市场。在投资方面,今年6月,社保基金以百亿元人民币投资入股了中国人保,其他渠道的资金也在以多种方式进入保险领域。可以肯定,“十二五”期间随着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保险领域。

  对于保险市场的第二层和第三层,《规划纲要》提出:“鼓励发展养老、健康、责任、汽车和农业等专业保险公司。积极支持中小保险公司创新发展,形成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鼓励区域性保险公司健康发展,合理布局保险市场主体分支机构。”

  多层次市场主体有区别地协调发展,最终都将成为保险业在金融体系中形成特色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朱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