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们需要多少“金融中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08:28 来源: 经济日报

  日前,江苏省金融办和南京市政府签署共同建设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合作协议,确定双方将在规划、人才、体系等11个方面展开合作,力争到2020年,将南京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吸纳、辐射和引导带动功能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城市。

  建设金融中心,南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长三角地区,上海是国家定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南京只能与之“错位发展”。然而上海之外,竞争者依然很多。江苏省内就有无锡和苏州两个城市正在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相邻的浙江省同样规划了杭州、宁波和温州三个区域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之争不仅仅发生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全国众多中心城市都雄心勃勃地加入了这场竞争。根据公开的信息,目前全国至少有30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金融中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各地尤其是中心城市都在努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都有待金融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对地方争建金融中心的“冲动”,我们应该看到其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积极的一面,而不是简单地“泼冷水”。

  需要关注的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金融中心?我们能建成多少金融中心?

  这两个问题是一脉相承的。专家认为,如果按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准来衡量,那么除了香港,我国现在没有其他的国际金融中心,北京、上海也只能称为国家金融中心。这样高标准的金融中心,未来全国也不会有几个。但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不但地域宽广,区域差距较大,而且金融市场的分割比较严重,区域性中心城市多建设一些金融中心,承担起满足所在区域实体经济金融服务需求的任务,对推动区域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当然,金融中心的形成有其客观规律。专家指出,金融是依托于实体经济的,只有制造、贸易等产业发展起来,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强大需求,才有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城市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即使金融机构聚集,金融服务业本身的发展也会缺乏足够动力。

  我们注意到,当前一些城市在建设金融中心的过程中,热衷于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吸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驻。其实,建设金融中心不仅仅是吸引金融机构集聚这么简单,仅有这些金融机构,能单独完成的金融业务其实相当有限。

  我们还注意到,一些城市引进了金融机构的远程呼叫中心、后台业务中心等,作为建设金融中心的重要资源。这些机构虽然在头衔上被冠以“金融”和“中心”等字样,但其业务从本质上说只是与金融业务相关的一种服务外包。虽然对这些城市而言,服务外包本身是一种值得发展的产业,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但对建成金融中心却并没有实质性帮助。

  事实上,大多数金融交易的完成,需要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公募和私募基金、各类交易所及其登记结算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的大力配合。因此,在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心城市建设金融中心,应该花大力气引进与金融交易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完善金融交易产业链,培育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这跟引进众多金融机构同样重要。

  考虑到当前很多城市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还比较有限,各地发展金融业的热情值得鼓励。当然,一个城市能否建成金融中心,最终还要看市场的需求。现在就断言金融中心多了或少了,为时尚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