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土部收紧土地供应 中央地方博弈继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23:23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土地供应收紧的信号从来没有这么明确过。

  “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8月23日在北京连用三个“最严格”强调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

  此前,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中国在土地管理上实行了一套严格的行政计划体制,以便国务院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土地供应,来调控宏观经济。如今,继国务院上收22个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权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3日就完善我国土地管理制度问题研究进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

  “在这些政策的叠加效应下,地价与房价紧密相连,土地市场的低迷,或将预示着房价的调整。”中国土地学会一副会长告诉本报记者,土地管理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

  按需供应不再

  收紧“地根”的信号,早在今年3月份已经发出。国土部部长徐绍史今年两会期间强调,今年要完善土地出让制度。“优质地块出让之前,一定要做好研判和评估。”他说。

  国土部政策司一官员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自2011年始,我国土地政策将从土地供应要保证扩内需、大量项目上马的“应急状态”退出,回归国家土地管理常态。

  随后,国土部又在2011年4月表示,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加快发展的势头强劲,土地需求十分旺盛。”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认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协调十分重要。

  本报记者采访获知,国土部为此特地组织的一次全国土地供应调研刚刚结束。此次调研抽调了369名国土工作者,覆盖31个省(区、市)的179个市、县。国土部调研得出的结论依然是“用地紧张”。国土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表示,各省用地需求总计达到1616万亩,远远大于年度计划指标670万亩。

  “虽然各省上报的新增建设用地数远大于分配指标,但国土部并不会答应地方的要求。”上述国土部官员说,今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已完成分配。

  黑龙江省国土厅近日发布报告称,2011年黑龙江省的项目建设数量和用地规模继续快速增长,用地保障的压力很大。“今年黑龙江省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将突破20000公顷,而上一年该省实际供地14430公顷。”

  黑龙江用地紧张不是个案。记者采访国土部了解到的情况是,“31个省(区、市)都反映计划指标不足,多数反映下达指标只能满足需求的1/3。”过去5年,全国共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300多万亩,每年计划下达也都稳定在650万亩左右。

  今年1-3月,全国计划指标安排使用159万亩,同比增长154%,部分省份指标使用占全年的比例超过三成,其中河南达到五成、新疆更是达到了七成。尽管各地强烈表示用地指标不足,但国土部的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控制,收紧土地供应”。

  中央地方博弈继续

  对于用地紧张的情况,国土部对此也早有预判,不过却依旧无法遏制这种状况的蔓延。

  虽然中央要求,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要防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但各地加快发展势头强劲,土地需求十分旺盛。“用地紧张与控制地根的矛盾已摆在眼前,中央与地方的博弈还将持续。”一位接受采访的专家称。

  近日国务院上收22个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权,无疑是收紧“地根”的又一次“加码”。

  除了收紧地根外,国土部系统还会采取的办法是,在“审批程序和征地节奏”上做文章。据介绍,现在大型项目的土地审批非常慢,有可能长达一两年,结果导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多于实际供应的数量。这在2009年的建设用地指标上便有体现——国土部计划全国批准建设用地的量为57.6万公顷,但实际供应却仅有31.9万公顷,节约的部分土地指标转为下一年再用。

  与国土系统相比,地方政府在解决“用地矛盾”上用“针锋相对,步步紧逼”来形容都不为过。

  “首先,要全力争取每一个‘年度用地计划指标’,能争取国家追加一块的话就决不放过;其次,申请使用历年结余指标;三是,争取城乡用地增减挂指标,将城乡接合部的集体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出让这部分土地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此外,地方政府还想方设法‘盘活存量’。”一位地方官员坦言,地方政府在应对用地减少的措施上费力不少。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下半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陆续步入推地高峰期,二三线城市推地量更为惊人。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陈俊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第二轮城市发展的高潮,肯定是二三线城市。

  “下一步,国土部收紧地根的重点将转向二三线城市。”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断言,国务院收回22个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权,显然是下一步继续收紧地根的警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