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刘氏传承:从1个人到1个平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7 11:39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张明

  刘永好难以取代,他是个能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个超人。

  他具有惊人的学习能力,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随时看到学到的东西,即使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也不例外;专门的秘书班子帮他搜集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信息,他再把自己感兴趣的调出来,以便随时掌握新趋势。

  “我们之所以能保持持续的增长,除了规范、阳光、正向以外,还有学习。”刘永好说。为了把企业上下都汇入学习潮流,新希望设立了多层次的学习培训体系,上到和大学合办MBA,下到班组长的培训。每年都有数百人获得到新加坡、美国学习的机会。

  正是这样一个学习机制,让希望集团从当初的1000元创业发展到如今四兄弟各自掌管庞大产业,仅新希望一家2010年销售额就超过600亿元。

  “新希望要在2015年左右成为世界级的农牧企业,为踏进这个门槛年销售额至少要达到1000亿元。”刘永好说,这靠一个人是完不成的,要靠一个团队、一个平台来完成。

  创业30年,新希望的发展史就是从1个人到一个平台的发展史。

  管理做“减法”

  新希望集团涉及农牧业与食品、金融与投资、化工能源、房地产及基础建设四大领域,下面约有400家公司。

  外部流传的一个笑话是:大家到集团开会,刘永好根本不认识他的总经理们。即使每个公司每年只开一次董事会,也要花掉刘永好“400多天”的时间。

  刘永好也是个普通人,他一年没有400多天。

  “我做减法,减到只担任几个公司的董事长。”刘永好说,“企业发展到现在做减法实际是管理上最重要的问题。我能够把我的担子减下来,说明有一些优秀的人上来,他们不但能替代我,并且他们是几十个上百个的替代我。这样也让基层干部看到希望。”

  做着减法的刘永好事实上却取得了业绩上的加法。“当初,我们和山东六和联合的时候,我只当了个挂名董事长,不管具体事务,结果六和的业绩增长迅猛,产业链越来越完整,这些都是管理团队的功劳。”刘永好说。

  事实上,这恰恰也可能正是新希望的管理模式中颇具代表特色的一点。

  综观中国民营企业,大多是由一位奇才创立的家族企业,创始人在此后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超人”的作用。但他们中的一部分,在从“抓机会”发展到“做规模”、“抓规范”后,却遭遇着“超人”的瓶颈。

  刘永好敏锐主动地避免了家族式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团队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尤其和主要经理人甚至形成和谐共生的统一体。

  “超人”结合“能人”

  创业30年,刘永好有多位得力“助手”。分家之前,是刘永言、陈育新(又名刘永美)、刘永行、刘永好四兄弟的珠联璧合,有人说,这曾是中国创业家群体中的一个“黄金搭档”;分家之后,刘永好依靠的是职业经理人团队,被外界称为左膀右臂的王航便是其中一位。

  王航现在的职务是新希望集团副总裁。他与刘永好相识近20年,当时还是北大研究生部学生会主席的王航,曾邀请刘永好去北大演讲,接触不久就深得刘永好赏识,刘永好希望王航毕业后能加入新希望。直到2002年,王航“降薪一半”,成为刘永好得力助手。

  “王总非常优秀,我觉得他比我强很多。”刘永好对王航不吝赞美,“他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很强,在某种角度上和我形成互补。”

  新希望内部有人更是将刘永好和王航的结合,形容成“超人”与“能人”结合。

  与大多数公司考核职业经理人不同的是,刘永好对王航的考核不仅限于业绩,而是综合的。

  “不单是盈利和销量,还有我们提出的3链2网的建设,包括我们制度的建设,我们信息化的建设,还有管理体系中硬的软的,不是简单的指标化。”刘永好说。

  在新希望还有一个“特殊”的职业经理人,新希望股份公司总经理黄代云,这位比刘永好还年长3个月的职业经理人,被刘永好的“家宴”和品格所吸引而砸掉国企“铁饭碗”来到新希望,从1997年来到新希望,中间经历过5届董事会依然担任总经理,这种坚守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发展史上堪称罕见。

  “在一些企业制度不完善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状态或许真的全凭老板一个人说了算。但在新希望,或许我运气好,我遇到了一个心胸宽广、开明睿智的老板。”黄代云说,自己甚至在工作中对刘永好拍过桌子,两人兴趣不同,私下往来甚少,但并不妨碍在工作中的完美配合。

  “刘永好喜欢旅游,我喜欢打麻将,老板性格外向,而我更愿意当宅男。”黄代云透露,但在2003年左右刘永好把刘畅托付给自己带的那段时间,因为和刘永好同龄,黄代云反而取代刘永好成为刘畅在新希望的师傅之一。

  经理人“练武台”

  “世界级农牧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梦想,它需要新希望的职业经理人,数万名员工,产业链的上下共同努力。”刘永好说,他希望在新希望成长为世界级农牧企业的过程中,也成为职业经理人的“练武台”,通过这个舞台打造出更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而“导师制”就是刘永好管理和打造新希望职业经理人团队的秘诀之一。

  新的职业经理人加盟新希望后,公司不会一下子将其放到他期望的某个职位上,而是先放在一个职责相同的职位上试用,并且安排一位有经验的导师指导新人,新老搭配。刘永好的观点是:没有老的,哪有新的;没有新的,老的到哪里去。依靠这种方式,职业经理有时间对企业文化进行了解和磨合,企业在这期间也能对职业经理进行必要的辅导和考核,合格后再晋升。

  新希望有个鲜明的例子是:有个子公司总裁1995年加入新希望的时候,集团安排一个老同志辅导他。而10年后,过去的上司给这位年轻的总裁做助理。这在新希望很常见,有时公司开会,台下的人指着台上的人自豪地说,“这个人是我带出来的。”

  新希望经常让经理人在不同的岗位接受锻炼,或实行“秘书”培养法,让经理人给资深老总当“秘书”,通过实战,再辅以商学院的培训、安排经理人到标杆企业学习,或者邀请业内专家到企业内部授课等。

  “如今400多位企业老总每天各干各的事,他们在自己的企业中有绝对的经营权、管理权,每年我们开一次总结会,我也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去旅游。”刘永好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