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平安拟发债补血偿付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7 11:41 来源: 中国经营报郭斐
受资本市场波动、业务发展等因素影响,保险行业的偿付能力缺口日趋明显,不仅是中小保险公司,大型保险公司也难逃偿付能力的资本压力。
已经公布2011年中期业绩的中国人寿和平安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平安寿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158.1%,较2010年末的180.2%有所下降;国寿6月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由2010年年底的211.99%下降到164.21%。随着偿付能力的下降,国寿公告称将发300亿元的次级债。
国寿、平安拟发债
根据国寿中报解释,由于资本市场波动、公司业务发展对偿付能力正常消耗等因素,中国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由2010年年底的211.99%下降到164.21%,下降近50%。虽然离监管红线100%还有一定距离,但随着保费收入增加,计提的准备金增加,偿付能力仍面临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解释,国寿的偿付能力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出现大幅下滑,第一季度仅下降了4%。二季度,A股、H股以及欧美市场都出现大幅波动,今年的3次加息使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走低。因此直接导致类权益投资及债券投资资产的减值,投资收益下降进而导致偿付能力下降。
“股市、债券下跌直接导致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再融资压力大,将对股价造成压制。”一位保险行业分析师指出。
8月24日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拟发行总额不超过300亿元的次级债。这将是中国人寿上市8年来首次发行次债。
刘家德表示,资金募集完成后,中国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望在164%的基础上提高40%,预计随着业务持续发展,未来还有可能继续通过发行次级债等方式充实资本金、优化资本结构。
平安的偿付能力也面临下降压力。中报显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平安寿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158.1%,较2010年末的180.2%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受业务发展、资本市场波动及股息分配的影响。
宏源证券认为,平安集团对平安寿险的注资迫在眉睫。假定平安对深发展注资170亿元,那么平安集团实际资本剩余为1270亿元,距离监管下限1081亿元仅190亿元的空间,无法保证在平安保险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保持充足偿付能力。所以平安再融资或将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平安集团高层在中报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会关注发次级债和注资等方式提高公司的偿付能力,寿险、产险会考虑发行次级债的方式来补充。另外,太保集团一季度也完成了对太保产险的注资。
发债仅能解决短期压力
除了国寿和平安两大巨头之外,中小公司的状况也不乐观,近日保监会批准生命人寿募集不超过13亿元的10年期次级定期债务,生命人寿经过增资后注册资本为73.3亿元。
实际上,发行次级债对补充偿付能力的效果仍有待观察,次级债只能解决短期内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并不能解决公司3~5年内的偿付能力。保险公司在增加偿付能力充足率上还可以有很多措施,如股权融资、股东增资、再保险融资等。
“目前国寿股价较低,客观上不支持国寿的股权融资。发次级债审批流程短、快速增加资本金,成为了国寿的首选。也可以说发次级债是资本市场不好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虽然也存在发行成本过高的弊端,一般来说次级债发行利率要高于5年定期存款(5.5%),随着加息与紧缩的货币政策,实际利率可能更高。”上述保险分析师认为。
“即使国寿此次发行300亿元次级债,由于今年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如果四季度股市没有大的行情,中国人寿未来一年资本压力仍然紧张。”上述保险分析师认为。
随着保险公司业务规模的发展,股东增资已经很难解决偿付能力问题。对中小险企来讲,放宽上市渠道,通过上市融资就成了近两年内保险行业内必须面对的问题。
截至8月底,保监会今年已批复同意7家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103.5亿元。从全行业来看,资本金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去年国内有46家保险公司通过增资的形式完成注资,总增资额331.7亿元,8家公司通过发行次级债融资225.5亿元。
险企次级债偏好症也源于发债门槛的降低。今年5月,保监会推出新版的《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相对于2010年12月份的征求意见稿,新办法删除了上年盈利和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次级债发行的门槛。但是新的《征求意见稿》却降低了融资总规模,原暂行办法允许保险公司按照上年末净资产净值的100%发行次级债,而新的《征求意见稿》将发行规模上限限定在50%。
“实际上新规定使中小公司更受益,对于大公司来说,次级债发行总规模实际上受到限制。”一位保险精算师认为。以2011 年6 月中国人寿净资产1988.44亿元计算,中国人寿可发行的次级债上限为994.22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