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之都“蝶变” 鄂尔多斯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7 11:40 来源: 中国经营报何勇
寻找新定位 构筑新支点
编者按: 人均GDP超过香港的鄂尔多斯正在“慢下来”,2010年,鄂尔多斯GDP增速只有19.2%,这是近年来首次低于20%。而在2011年上半年进一步回落到17%。即便如此,凭借禀赋的能源,不出意外,在“十二五”期间鄂尔多斯仍将领跑内蒙古经济发展。此时的鄂尔多斯早已开始重新寻找未来发展的支点,以更大程度提升在区域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成为西北区域的次中心。
当人们还在羡慕鄂尔多斯依托资源高增长的时候,这个“煤炭之都”正在立志不吃“子孙饭”。
虽然依照煤炭储量和产量换算,再吃700年也足够,但是,鄂尔多斯已经意识到依赖煤炭资源、单一产业结构的巨大风险,开始寻求新的多元化、绿色发展的路径。
盛夏的夜晚,当高海东在鄂尔多斯市租住的房子里光着膀子喝着啤酒的时候,他的拉煤车队正堵在百公里外的内蒙古京藏高速呼包段上。
高海东是天津蓟县人,1998年至今一直在鄂尔多斯的神通煤矿从事拉煤生意,当初他们的车队只有6辆车,现在已经有18辆车了,都是从鄂尔多斯拉煤送到天津的电厂,往返一次大概需要一周时间。近段时间天津电厂那边比较缺煤,电厂为了鼓励司机们多跑几趟,每吨煤的运费涨了15元。
“随着拉煤车辆的增多,京藏高速呼包段原本6000~8000辆的流量,现在每天增加到1.4万~1.5万辆,从鄂尔多斯拉原煤的车已经堵到黄河大桥了。”呼和浩特市交警支队玉泉大队130中队队长张俊称。
由于各地用煤量激增,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1/6的鄂尔多斯今年煤炭供应也异常紧张。根据鄂尔多斯市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生产原煤2.7亿吨,占全区的比重达到60.0%,同比增长47.2%,高出全区原煤产量平均增速12.4个百分点。
这是“煤都”鄂尔多斯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果雄伟的成吉思汗陵证明鄂尔多斯注定是一块风水宝地的话,可能会有更多的鄂尔多斯人相信,如今的快速增长和财富聚集只是一个开始,鄂尔多斯的快速发展还在继续,这既来自于能源储备,更来自于鄂尔多斯人敢于颠覆的创新精神。
1 能源大市的“煤炭经”
鄂尔多斯已经初步形成了大产业、大规模、大基地形式的煤炭工业集群新格局,诸多“第一”的大项目、好项目在鄂尔多斯这片土地上落地开花。
近日,在著名的产权交易平台金马甲交易平台,《中国经营报》记者看到一个最新的项目信息:鄂尔多斯一个地质报告储量为4900万吨的煤矿正拟整体出售,转让参考价格为10亿元,挂牌有效期为2011年8月3日至2012年2月2日。
可以说在国内各大产权交易网站上,类似这样的来自鄂尔多斯煤炭的交易信息随处可见。作为中国北方依靠资源快速崛起的城市,对于这个探明储量1600多亿吨的煤都来说,煤矿产权“易主”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在鄂尔多斯,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鄂尔多斯的“起家”,靠的是富集的煤炭资源。全市8.7万平方公里土地下面,70%的地方蕴藏着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1600多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占内蒙古的一半以上。
可以说,有着丰富资源的鄂尔多斯,下一步的发展重心仍然是资源。
鄂尔多斯兴起于本世纪初,彼时,全国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鄂尔多斯市的千万富翁近乎以每天一个的速度产生,煤炭经济也随之成为鄂尔多斯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当前,国家正在酝酿“十二五”期间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发展战略,这可能是未来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又一大引擎。定位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区、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的蒙陕甘宁金三角能源规划,其核心区包括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陕西榆林市,甘肃陇东地区,区域面积13.38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储量以及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早已具备成为国家最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富集区的条件。
而若规划获批,对于正在积极打造国家级战略能源基地的内蒙古来说将受益匪浅。其中,根据鄂尔多斯“十二五”规划,鄂尔多斯未来将形成7亿吨的煤炭生产能力,1亿吨的煤炭储备。
目前,为了更好地唱好“煤炭经”、实施上述战略,鄂尔多斯已经初步形成了大产业、大规模、大基地形式的煤炭工业集群新格局,诸多“第一”的大项目、好项目在鄂尔多斯这片土地上落地开花——
世界第一条500万吨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第一条48万吨煤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最大的300万吨煤制二甲醚生产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然气制甲醇生产线、尿素大化肥生产线等等;除此而外,达拉特旗亿利PVC工业园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鄂尔多斯还是全国首个超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煤液化基地、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基地。
除此之外,鄂尔多斯还正在实施“双百亿工程”,打算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产业链条长、集聚效应强、产业规模大的工业园区,按照规划,到2013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要达到30户,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园区要达到19个。
“实现这一能源金三角战略,需要处理好输出原材料初级产品与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发展深度加工的关系;处理好开放、开发、发展的关系。”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邱济洲说。
在他看来,资源的开发必须是开放型的,必须放到国际、国内大市场中经受考验和选择发展。他建议,鄂尔多斯、内蒙古应以国家大项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长点”或“发展极”,充分发挥它们的扩散作用,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蒙古今后要进一步借助呼包银经济区、兰新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周边区域对能源需求大量增加的优势,搞好能源基地建设,为各个经济区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和原料,进一步拓展基础能源的利用和转化空间,提高能源转化的附加值,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 煤都的取与舍
为避免重蹈山西覆辙,从2005年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就提出,3年之内解决小煤矿的问题。
可以说,鄂尔多斯模式的形成和鄂尔多斯经济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其最具有优势的煤、气资源,可是,地下资源总有穷尽时,鄂尔多斯必须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大命题求解。
9年前,鄂尔多斯人赵成相还是一个煤矿工人,常年不见天日的隧道生活,让赵成相看惯了生死,也看惯了煤炭所带来的真金白银。2001年,赵成相通过朋友关系,从矿井里走出来成为一个小煤矿的承包人——赚多了就是自己的。
但如今,赵成相是一家高科技观光农业示范基地的老板。从煤老板变成农庄主,赵成相的转身也是鄂尔多斯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
当大家还聚焦在鄂尔多斯这种依托资源高增长的时候,其实忽视了鄂尔多斯近两年其实已经开始悄然发生的转变。
而在区域经济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秀山看来,作为一个资源型省区,内蒙“十一五”的经济增长表现抢眼,但正是因为这样,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才令人担忧。“山西有先例,因为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没有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让山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为避免重蹈山西覆辙,从2005年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就提出,3年之内解决小煤矿的问题。仅鄂尔多斯市就采取入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将456处小煤矿整合为156处年产3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煤矿。
“我们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把94座煤矿压缩到现在的61座。”伊金霍洛旗旗长云卫东告诉记者,此外该旗还率先在全自治区拆除了焦化厂、泡花碱厂等境内所有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但关闭小煤矿并不是那么顺利和简单,尤其对于这个以煤炭经济为主的旗县来说,煤炭收入一度占财政的70%以上。
“说实话,我们在转型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如资金怎么解决,人员怎么安置,以什么样的比例出资,进行资源整合的矿主是否合作等等。同时,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原煤减产,财政下滑等问题。”云卫东说,他们只有顶住压力来强行关闭。
按照该旗的发展模式,就是“关小上大”,随着30多家小煤矿的关闭,国电、神华、汇能等能源巨头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对这项政策观察了3年之久的赵成相也终于选择了全身而退,他从煤矿上赚到的钱里拿出3亿元砸向观光农业。当地政府也慷慨地给予了400万元的财政补贴,同时将其列入当地高科技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坦率地说,煤炭是劣质能源,利用工艺复杂,环境污染严重,而且污染是全方位的,不仅是使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有害气体,而且还包括热辐射、核辐射。挖煤还会使得地质结构变得脆弱。很多问题,比我们分析的还要严重得多,所以要学会取舍。”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称。
他表示,能源大区内蒙古的能源结构,最终还是需要加快技术升级的步伐,希望全国这种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进入新的转型期,也希望内蒙古包括呼、包、鄂,以及银川一线的城市,都能形成内生型的经济增长。
3 新支点的困惑
对产业的投资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令投资客望而却步。
按照煤炭储量和产量的换算,鄂尔多斯再干700年也没问题。但意识到危机的鄂尔多斯开始全力推进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吃子孙饭”正成为改变鄂尔多斯过分依赖煤炭资源的单一、脆弱结构,实现多元发展、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
“10年前,鄂尔多斯市荒漠化土地面积占75%。通过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如今绿化土地面积占到了75%,实现了山川变绿。”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光中说,“我们正致力把煤炭产业占生产总值75%的比例也倒过来。到‘十二五’末,一定让非煤产业占比达到75%,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变绿。”
目前,鄂尔多斯近年来非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产业日益协调。煤矿3年技改和资源整合工程也同时展开,地方煤矿总数由552个减少到276个,45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正规化、机械化开采。在煤炭产业的规模化、集中化上,鄂尔多斯将全面完成煤炭资源二次整合,启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力争2~3年内形成3个5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集团。到2015年,全市地方煤矿开发主体控制在50个左右。
除此之外,“非煤”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汽车、装备制造、陶瓷、纺织服装、PVC、氧化铝、新能源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阿康物流园区、东胜金融广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相继建设,非煤产业势如雨后春笋。
区域经济观察员易鹏表示,2010年鄂尔多斯GDP增速近几年来第一次低于20%,只有19.2%。而在2011年上半年进一步回落到17%,和“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年增幅23.4%差距甚大,这和天津的16.6%已经相差不大。以前那个增速高高在上的鄂尔多斯开始回归凡间。
尽管鄂尔多斯增速放缓,但凭借其过于突出的资源禀赋,不出意外,在“十二五”期间鄂尔多斯仍将领跑内蒙经济发展。现在要思考的是,鄂尔多斯未来发展的支点在哪里?
有人曾这样总结鄂尔多斯目前的产业发展趋向:鄂尔多斯的财富分配链条维持着一种“体内循环”。即由煤矿产生财富,支撑政府改造城市。通过拆迁,分配给更多的人,再通过民间借贷聚集资金,贷给房地产和新的煤矿,令更多的人分享到高收益。而由于缺乏更多可供投资的产业,大量鄂尔多斯人选择将闲置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中。
而未来几年,这种趋向恐怕难以改变。
在一份由住建部和高和投资联合发布的《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下简称“《报告》”)中预测,在随着煤矿整合对山西市场的巨大影响,鄂尔多斯今后几年,民间资本可能表现更加活跃。预计2011年,鄂尔多斯的煤矿开采及销售量仍将维持增长。而城市拆迁改造也将释放出大量资金。这都可能创造出更多的新生富豪,而新的财富的主要投资方向,仍旧是房地产。
对于鄂尔多斯这种资本投向,《报告》也分析了其中原因,“对产业的投资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令投资客望而却步。因为产业投资需要专业性、可信赖的合伙人。与可预期的煤矿、民间借贷等暴利行业所得的高回报相比,产业投资更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而这是大部分鄂尔多斯投资客所不具备的。”
而有专家担心,越来越多的鄂尔多斯本地资本去外埠进行房地产、金融投资,未来鄂尔多斯会不会像温州一样出现产业空心化。过去几年,大量温州资本外溢,变成民间游资进入房地产、金融投资领域,而对本地实业反哺不足,进而导致温州出现产业空心化苗头。
对此,易鹏建议,鄂尔多斯未来可以通过加大城市扩容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破解水资源困局,发展能源金三角的金融中心等支点来寻找新的定位。
“当然对于鄂尔多斯而言,这些支点的建设需要新的探索,毕竟这种中东资源模式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践还比较少。之前是山西的大同,黑龙江的大庆并没有取得很成功的结果。鄂尔多斯应该要有一种勇气和全力以赴去探索,以便更大程度上提升自身在区域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成为西北区域的次中心。”易鹏称。
链接 近年鄂尔多斯部分非煤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
鄂尔多斯引入华泰汽车,随后精功汽车、奇瑞汽车进驻。如今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已吸引超过2500亿元的总投资。
2009年
鄂尔多斯提出打造云计算产业基地的设想。2011年7月,中兴能源鄂尔多斯国际绿色IDC基地项目在东胜开工。
2010年9月16日
鄂尔多斯市陶尔斯陶瓷工业园投产,全部建成后将实现产值30多亿元,力争建成我国北方的“瓷都”。
2010年12月
鄂尔多斯大路煤化工产学研创新基地,在准格尔旗大路新区成立,建成后将形成年转化1.5亿吨原煤的深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