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淄博小产权房放量之忧 限购预期引资金转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8 21:38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淄博报道

   新华社27日报道称,浙江台州市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9月1日实施),明确提出楼市限购措施。这意味着,台州打响了新一轮限购扩容的“头炮”。

   迹象来看,8月底前新增限购城市或将密集现身。而限购预期下,淄博等地一些购房者正“剑走偏锋”,将目光转向不受限购政策影响的“小产权房”。

   24日,淄博张店区马尚镇。

   时值正午,烈日当头。222路公交车在“淄博实验中学东门”站点停稳,经济导报记者和纪程东先后走出车门,抬头所见,便是当地比较知名的“名仕城”小区。

   这个建筑风格很“洋气”的小区共有40余栋楼房,小区内景色秀丽,和一般城市的小区并无二致,只是它拥有另一个身份———小产权房。

   此前经过交谈得知,老家在东北的纪程东在淄博打工多年,此番为了买套房子而来“考察一下”。让他感兴趣的,正是这些小产权房的价格:几乎比市区商品房要便宜2000元/平方米。

   让导报记者感兴趣的,同样是当地小产权房的价格。限购预期下,这些小产权房正遭遇资金“围堵”,其近几个月来成交量突增,价格也是“拾级而上”,5000元/平方米已不稀奇。如此价格对于淄博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来说,着实令人咂舌。

   淄博小产权房突然“放量”,无疑有着深刻的政策背景,以及购买者豪赌小产权房“转正”的心理驱使。而在山东豪才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立江看来,对投资者或买房自住者而言,尽管购房目的迥异,“相同的是,这种买卖有着难以规避的法律风险。”

  直逼商品房售价

   从西门走进“名仕城”,便是该小区主干道。其两侧楼房鳞次栉比,一排商业门头房矗立在小区中央。

   纪程东走到门头房东侧的公告板前,开始仔细查找租房、售房信息。未几,他掏出手机,给一位售房者打了个电话:“多少钱?48万?还能便宜不?”隐约可听到对方的回话:“这已经是最低价了。”

   放下电话,纪程东苦笑道:“4楼的房子,100平米,要价48万元,有点贵。关键是小产权房不能贷款,只能一次性付款,我得再掂量掂量。”

   随后,导报记者也以购房者身份给那位自称“刘先生”的售房者打去电话。“这已经不贵了,我楼下的邻居刚把房子卖掉,面积同样大,因为是3楼,卖了55万元呢!”刘先生说,“价格定在多少,肯定是市场说了算。”

   单价5000元开外,这些小产权房为何有如此高的“价值”?

   导报记者获悉,“名仕城”是由马尚镇西寨村开发的小区,其南邻马尚镇政府,西接山东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的淄博实验中学,位置优越且交通便利。经询问得知,这里的房租普遍在1300元/月以上。

   在距西寨村不远的西北村,同样的一幕也在上演。该村开发的“鑫马尚苑”小区,单价同样在5000元开外。而在年初,这些房源的单价仅在3000元上下。

   在距离马尚镇政府不远的房屋中介“一泽房产”淄博金鑫园店,其业务经理杨佩富告诉导报记者,“近来购买小产权房的顾客的确不少。比如‘名仕城’小区,近两个月已经成交10多套房子了,自住、投资的都有。”

   在该店,导报记者查看具体信息发现,小产权房的房源很多。比如位于淄博张店区西七路南首,位置稍偏的“南苑绿洲”以及“世纪嘉苑”等小区,其单价大约在3000元左右;而位于山东理工大学对面的“金石苑”小区,一套81平方米、3楼的房子,标价高达53万元,折合每平方米近6600元,已经和周边正常的商品房售价不相上下。

   类似的“疯狂”,不仅在淄博中心城区上演。据悉,在周村、桓台等一些偏远的村居,小产权房的价格也已在2500元/平方米左右,超过3000元/平方米的亦不鲜见。

   那么,淄博小产权房价格普遍高企,且近期涨势凌厉,其背后是否有深层次的原因?

  缘于限购预期还是豪赌?

   导报记者发现,淄博的房价近年呈稳步上升趋势,各种打压政策对其似乎影响不大。

   目前,当地新建楼盘的单价几乎都在5000元以上,一些楼盘的均价在7500元以上,最高的楼盘单价甚至突破1万元。而在价格方面仍有优势的小产权房,由于依然存在或多或少的“价差”,使得不少人“转身”于此。

   在杨佩富看来,随着“限购令”出台预期的日趋增强,一些房产投资者对小产权房的兴趣也开始显露。小产权房无法通过房管局的管理系统查到,且需要一次性付款,因而限购政策对其没有约束力。

   纪程东告诉导报记者,之所以将目光转向小产权房,不仅因为相对较低的价格,而且很多小区景观优美,交通也很便利。“都是新建小区,自住的话基本不用担心拆迁。而且,一旦政策出现转机,小产权房能够‘转正’,那就赚到了。”

   正如纪程东所言,制约小产权房的就是其“身份”问题。在一些人看来,这个问题似乎早晚有解决的一天。导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在当地探访时,无论是中介机构还是售房者都暗示说,“房子产权的问题迟早会解决。过几年,政策环境包括淄博当地的政策肯定会‘向好’,很多小区的房产证是能够办下来的。”

   “买的时候也知道没有房产证,可确实便宜,现在每平米的价格比我买的时候都涨了1000多块钱了。”经过多方联系,年初在马尚镇购买了一套小产权房的房主郑女士如此坦言,其言语间更多的是期待,“而且听村里的人说,房产证的问题是有希望解决的。”

  绕不开的风险

   “从当前的政策环境来看,小产权房‘转正’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王立江面对导报记者时毫不讳言,“放开关于宅基地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时机尚不成熟。”

   在他看来,小产权房大多建在农村的宅基地上,外来的买主无法获得土地使用权,不能办理房产证是正常的。如果碰到拆迁的话,购买小产权房的买主也不可能获得土地补偿费用,其“所有权”是难以受到法律保护的。“所以,小产权房住起来虽然没问题,但由于购房合同不受法律保护,相关权益就难以保障。我国现有法律和政策明确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村民房屋,故对农村村民向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城镇居民出售房屋的合同,应一律认定为无效。”

   导报记者从基层法院了解到的信息也显示,在城乡接合部,因购买小产权房而引发的纠纷相当常见。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买卖双方对国家有关宅基地交易的法律规定不甚了解。

   “很多人当初图省钱买了小产权房,等有了纠纷,官司打到法院才知道合同竟然无效。”王立江说,小产权房买卖中,承担法律风险的不仅是买方,卖方同样如此。“比如在房价上涨的情况下,卖方可以主张合同无效;而房价一旦出现下跌,买方也同样可以主张合同无效。”

   据分析,在村集体土地上建起的房子,由于土地是集体所有,房屋只能在村集体范围内转移。这意味着,无论是新建房,还是在原有住宅拆除后建起来的房子,其本质都是宅基地,不能在市场上交易,也不能获得产权。

   导报记者在淄博采访时发现,目前所谓的小产权房出售,基本都是通过购买者与村民之间的私人交易,一般是通过一纸合同的形式约定相关事项,就算进行了房屋“产权”的转移。

   “这种买卖的风险是巨大的,也是留有后患的。退一步说,即便将来政策变动使得小产权房可以‘转正’,但购房者可能会发现,在经过补办各种繁杂的手续以及缴纳各种费用后,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可能比买普通商品房还要高。”王立江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