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英雄甘巴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0 08:03 来源: 经济日报

  西藏,广袤无垠的雪域高原。这里的天,静谧、高远,各类飞机在云间自由穿行。然而,经历平安旅途的你可否知道,就在机翼掠过的雪山之巅,有一群人在日夜守望着这片蓝天。

  他们就是离太阳最近、战斗在雪山之巅的高原雷达兵。40多年来,空军驻藏某雷达团完成了保障新型战机高原试飞、驻训等各项重大任务,安全引导军民航班52万余架次。

  花岗岩石碑没挺过3个月,而阵地上的雷达天线却平稳地运转了44年

  4988米,这是该团所有雷达站的平均海拔高度。5374米,甘巴拉雷达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控雷达站。

  在这样的高度上,因为极度缺氧,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胸闷气短、头痛难耐;在这样的高度上,雷达兵挑战着人体的极限。

  1992年10月,甘巴拉雷达阵地上曾经立起过一块高120厘米、宽90厘米、厚25厘米的花岗岩石碑,但没过3个月就被狂风刮倒,浑然一体的底座裂成4块。

  而这里的雷达站安全有效地运行了44年,空情信息一刻也没中断。

  甘巴拉雷达站的一面铜墙上,镌刻着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官兵们的名字,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雷达操纵员许正兵,刚入伍就连着写了3次申请,要求上甘巴拉。来到阵地第3天他病倒了,被送下山住进了医院。刚出院,他又强烈要求再上甘巴拉。上来第2天,他再次病倒。总值班员要求他下山,他死死抓住床沿恳求说:“让我再待两天吧,听老兵说,挺过一周就没事了。”当晚,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我一定要留在甘巴拉”。没想到两天后,这位18岁的战士再也没有醒来。

  记者采访到了原甘巴拉站炊事员龙扶国。这位在甘巴拉驻守了13年的老兵,又将18岁的儿子龙兵送上了甘巴拉,还是当炊事兵。龙扶国说,把儿子送上甘巴拉,是自己的心愿,这里虽然很苦,但再苦也需要有人守卫。

  长期的高原生活,在雷达兵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据军区空军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该团96%的官兵患有指甲凹陷、头发脱落、心室肥大等高原病。组建以来,先后有17名官兵倒在岗位上。44年来,一代代高原雷达兵扎根雪山之巅,用青春和生命履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一名党员是一根标杆,一个支部是一座堡垒,一处阵地是一座丰碑

  环境如此恶劣,是什么让雷达兵执著坚守在岗位上、出色完成任务?采访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记者的心头。

  这是一段珍藏了20年的记忆:一杯水,从总值班员朱军的手中递到操纵员谢刚嘴边,从排长夏洪军指间传到战士容国和手上……一圈下来,满满的又回到了朱军的手里。由于供水车发生故障,阵地上除了仅有的一点油机用水外,生活用水已断了几天。

  在党支部扩大会议上,朱军问大家:“现在情况很严重,请大家表个态,雷达是继续开机还是关机?”话音未了,大家态度高度一致:就是不喝一口水,也要全力保证雷达运转!由于身体严重缺水,谢刚的鼻子两天内流了10多次血,他用纸团堵住鼻子坚持工作。这一天,油机依然轰鸣,阵地上的雷达天线仍然凌空旋转。

  类似的断水、断粮、断电经历,对高原雷达兵来说已经司空见惯。在重重困难面前,能够坚守44年,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份属于雷达兵的责任和信念,更是因为他们身后有一个坚强的组织——“雪山堡垒”党支部。

  2001年初,某雷达站雷达天线传动轴突然断裂,副站长徐兴刚立即报告团部请求支援。雷达站远离团部1300多公里,风雪高原交通不便,传动轴无法及时运到。

  然而,作为进出西藏航线的必经之路,这个雷达站每天都要保障过往的民航航班。怎么办?徐兴刚果断决定:党员先上,人拉着天线转!就这样,在海拔5030米、零下30多摄氏度的雪山顶上,徐兴刚带着战士们开始了不同寻常的“纤夫”之旅,直到一个月后换上新的传动轴。

  一年深秋,部队奉命进入一等战备值班,甘巴拉雷达站库存油料告急。站长胡大庆亲自带车送油。当时大雪封山,油车凌晨2点多抵达雪山脚下时,积雪太厚无法上山。在胡大庆的率领下,大家硬是把几吨柴油背上了山顶。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根根标杆、一座座堡垒,该团才能在雪山之巅开创了“甘愿吃苦、默默奉献、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的“甘巴拉精神”,带出连续18年被评为先进、被中央军委命名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和连续14年被评为先进、荣立集体一等功的“神女峰下好四连”等多个享誉全军的先进基层连队。

  消除雷达盲区,妙手织就天网,让飞行禁区成为最安全的空中走廊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这是高原雷达阵地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艰苦阻挡不了雷达团官兵们为部队建设做贡献的脚步。

  为了消除空防责任区里的雷达盲区,2008年初夏,在西藏许多地方还是大雪封山的时候,团领导带着官兵们奔赴数十个预选阵地进行勘察。而预选阵地都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之上,官兵们一爬就是两三天。

  5年来,团党委“一班人”带领官兵爬雪山、趟冰河、翻陡坡,行程4.7万多公里,对数十个预选阵地进行了实地勘测,撰写出了《雷达预警探测能力建设与运用》报告,为优化雷达部署,增加雷达探测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

  缺氧不缺斗志,山高标准更高。前不久,一场“熟练掌握手中武器突训”的练兵活动,又在雪山上拉开了序幕。某种型号雷达有8种工作模式,而日常保障时官兵们只使用了标准工作模式。突训中,他们针对这一短板逐项摸索。团长胡大庆说:“任何一个薄弱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战争的胜败,训练必须瞄准战时、瞄准特殊情况,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今年5月,正在阵地值班的操纵员宋臣臣从雷达荧光屏上发现,一架从成都飞往拉萨的航班偏离原定航线。他立即上报指挥室,引导航班回到原定航线上。

  有了雪山之巅织就的天网,有了一代代雷达兵的坚守,飞越世界屋脊的最危险航线,才能成为最安全的空中走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