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内28家上市公司 豪掷百亿购买理财产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0 16:31 来源: 新闻晚报晚报记者 王毅鹏 报道
差钱的不知何处觅钱,不差钱的不知何处赚钱。在实体产业普遍薄利的尴尬语境下,除了徘徊于灰色地带的委托贷款,不少上市公司还将“钱生钱”的生财之道衍伸到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仅仅8月,就有双汇发展、皖新传媒、华映科技三家上市公司于同一日发布“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涉及资金超过10亿元。而记者发现,仅七八两个月,28家公司计划投资理财产品总额近90亿。
据了解,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购买理财产品始于2008年。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时,有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2009年有5家,2010年增至18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14家银行推出了面向法人的专属理财产品,并加大了对公理财的宣传和营销力度,收益较往年明显攀高。在“钱荒”背景之下,,理财期限也以中短期为主,流动性很强。
40亿砸出“最阔绰”
记者注意到,中卫国脉打响了今年上市公司“理财”的第一炮,并在7月间追加投资。 1月15日,公司宣布斥资3.05亿元购买工商银行“工银理财共赢3号”理财产品,并于6月27日到期,初次涉水让中卫国脉尝到了甜头,决定继续在理财产品投资上加大力度。 7月6日中卫国脉再发公告,宣布追加6亿元分别购买工商银行“工银理财共赢3号”以及浦发银行“利多多保本保收益型”理财产品。
投资额最大的莫过于海螺水泥。 6月中旬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40亿元的经营资金用于投资理财产品并分三部分运行:一是与国元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信托资金25亿元,信托期限为1年,预期年收益率为5.85%;二是与四川信托设立信托理财计划,信托资金7.5亿元,信托期限为1年,预期年收益率为8.50%。剩余7.5亿元,用于购买中国银行中银集富专享理财产品,期限为185天,预期年收益率为4.80%。
士兰微公司在过去的一年内斥资2.2亿元累计12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3.18%,当之无愧号称“投资最频”。其中购买中国银行理财产品1.32亿元、农业银行理财产品3300万元、交通银行理财产品2500万元、杭州银行理财产品3000万元。
投资理财产品为报表增色
理财产品的收入确实给不少上市公司带来了“实惠”。统计显示,在上半年有理财行为的26家公司中,已有18家发布了中期报告,16家公司实现了投资净收益,合计金额为1.64亿元。海螺水泥半年报显示,公司投资净收益达8772.90万元。
中卫国脉也成功“脱贫致富”。由于重组进展不顺,现有业务难以摆脱困境,中卫国脉今年一季度亏损269.09万元,而上半年亏损额为268.36万元。换言之,公司第二季度实现扭亏。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卫国脉先后使用5亿元购买理财产品,财务报告显示实现投资净收益共计1117.14万元,借助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投资,公司业绩确实有了好转迹象。
随着大量资金涌向理财产品,理财收益自然不是小数目。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5%-7.5%之间,按照今年以来约200亿元的理财资金规模测算,上市公司的“副业”年收益有望达到10亿元左右。当然,部分公司披露的仅是理财计划额度,这些公司理财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财务角度来看,这些理财收益如果到期,将确认投资收益;如未到期,也可以调整公允价值。因此,理财收益都有助于提振上市公司业绩。
但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获利,在一定程度上是给公司财务报表“掺水”,误导投资者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判断。从经营者角度来看,投资理财看似相对稳健,但不为上市公司所能控制,也不是其优势所在,一旦市场出现波动,也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抬高个人投资门槛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将自有的短期资金通过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这无可厚非。但也应该看到,首先银行理财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浮动收益,并非战无不胜的投资法宝;其次,大额资金奔向银行理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市企业面临着没有更好投资项目的无奈窘境。
“不论上市公司出于哪种考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这一趋势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来说都是个不小的冲击”,该人士认为,大额资金抢滩银行理财产品,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门槛被大幅提高,个人投资空间被“挤占”。
事实上,从下半年开始,不少投资者发现,要找到一款5万元起步且收益不错的理财产品已经很难。
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市公司加入理财产品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个人投资者的购买空间。随着最近几个月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进入理财市场,关注最近几个月银行类理财产品,的确发现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门槛均有被大幅提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