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南通公交采购细节屡创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0 18:01 来源: 中国财经报

  【南通公交车采购专题】

  编者按:日前,南通市76辆公交车、20辆团体客车的招标工作圆满完成。5年来,南通市政府采购中心完成600多辆公交车采购,采购规模达2亿多元,节约资金4900万元。本期报道力求通过记者的现场感受,反映南通市公交车采购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成绩和经验,以飨读者。

  ——访南通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施克俭

  □ 本报记者 梁帅

  “不好过招”是供应商给施克俭的评价。为何不好过招呢?日前,通过从此次南通市在公交车采购的过程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规则清晰执法严厉

  公交车采购项目开标前,记者有些担心,来参加投标的企业多来自江苏省外,会不会因为时间匆忙而因迟到上被拒之门外呢?对于这点施克俭的回答是:“不会的,他们每年都来南通,对我们规矩已经很了解了。”到开标的时候,几十位来参加投标的企业代表果然无一迟到,并且各个对流程非常了解,递交标书时井然有序。施克俭的严厉不仅让供应商“听话”了,也使采购工作得到了供应商的肯定和尊重。

  施克俭之所以对参加投标的企业了如指掌,正是因为他的严厉。在供应商的眼里,这种严厉甚至有些不尽人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为资质证明不全、投标供应商不足3家等问题,保证开标的成功率,6月30日,南通市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南通中心”)对该项目进行“资格初审”,即使报名时迟到也会失去投标的机会。“政府采购所讲的公平是对所有当事人的公平,你晚10分钟的可以进来,那晚1分钟的、5分钟的、30分钟的是不是都可以进来?五十步与百步没有本质的区别,从情理上我们理解供应商的辛苦,但是制度就是制度。”施克俭如是说。

  除了规则严厉外,南通中心也为供应商提供便利,保证其投标积极性。通过此次招标,记者发现了两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是招标文件不收费;二是投标供应商不用带企业资质原件。不收费、不带原件是否对供应商的约束力就降低了呢?施克俭表示,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方面,集采机构和供应商不是敌对关系,并不是出台的办法都是要对付供应商;另一方面,精简各种不必要的收费和流程,可以为供应商提供便利,增加其参加政府采购的积极性。

  参加本次投标的供应商表示,仅来南通投标不用带各种企业资质原件,就为供应商解决了大问题。因为客车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经常会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招标项目,如果都要求带原件,供应商就很为难。当然,不用带原件不等于南通的审核制度不严格。

   施克俭告诉记者,为了能既解决供应商的实际困难,又保证资格审查的严谨性,南通对所有投标供应商采取准入制度。制度要求所有供应商应首先在南通政府采购网注册登记,登记后的新供应商需带齐企业资质原件(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税务登记证、地税税务登记证、企业营业执照等)到南通中心综合科进行审查,经过审查的供应商可以当场领取“电子会员证”(以后定期复审)。这样领取了电子会员证的企业就可以不用携带原件了。对施克俭比较熟悉的供应商都知道,施克俭“黑脸”的背后是一副热心肠,真正为供应商着想。

  根据实际创新方法

  南通的公交采购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创新方法,其中,“市民参与评选”、“先评商务标再评价格标”两项效果尤为明显,广受好评。公交车采购已经进行了5年,在这5年中为了保证采购到令人满意的产品,施克俭也屡次对采购细节进行创新。

  关于引入市民打分制度,施克俭说:“市民喜欢坐什么车,市民有权打分,2008年我们从全市10多个社区中抽取20名市民代表,参与样车打分环节。最后的中标结果也很令人惊讶,市民评审中打分较高的两款车型与专家的打分不谋而合,市民坐上了自己喜欢的车,我们也很欣慰。”据记者了解,在公交车采购中引入市民评分的城市还不多见。

  “先评商务标,再评价格标”也是南通中心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新经验,主要是为了避免因为价格因素,而在商务部分打分中存在倾向性。记者在开标现场看到,公布完商务部分评分结果后,公示投标报价时,供应商们都在不停的计算着什么。“他们自己就能算出最后得分。”施克俭告诉记者,“这样就避免了先开价格标后,商务标部分存在倾向性,因为价格在评完商务标前是密封的,谁也不知道报价到底是多少,开完商务标结果基本就已经确定了。”一位未中标的供应商表示,虽然以零点几分的差距输给了竞争对手,但是对结果表示认可、服气。

  窥一斑可见全豹,通过上述事例我们不难看出施克俭“不好过招”的原因,也不难看看出南通公交采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就是政府采购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