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弘扬军工文化 振兴国防科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30 21:52 来源: 《企业文明》

  文 /苏青云 何胜男

  军事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强国强军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作为军工行业的企业及其职工,庆祝建党90周年及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活动,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弘扬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军工文化,振兴中华的军事工业。

  军工行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集中体现的行业

  军工科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军工行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行业之一。人民军工创建8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层出不穷。在原子能技术、生物科学、农业科学、高能物理、计算机技术、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些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军工行业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集中而且具体的体现。

  “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军工行业既有光荣的传统文化,又创造了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全行业在为原子弹、导弹和卫星的“两弹一星”事业的奋斗中,广大科研工作者培育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凝炼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在研制“神州”系列飞船的载人航天事业中,凝炼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突出体现。

  “军民融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军工行业精心研制的各类型新型武器装备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钢铁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保卫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力量,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军工行业按照“军工融合”所从事的民用事业,更是在核应用、卫星应用、民用船舶、家用轿车、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用高科技产品直接造福广大老百姓。军工行业为祖国、为人民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称赞。

  军工文化的发展历程

  军工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党从1927年领导革命武装斗争之始,就十分重视建设自己的军事工业。当时,在各个根据地大都有自己规模不等的兵器修械所。到1931年10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江西省兴国县莲塘区官田村成立的“中央军委兵工厂“(简称官田兵工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事业创建的标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建立了几十家军工厂。其中,尤其是山西黄崖洞兵工厂为代表的军工厂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民族遇难的危急时刻,军工文化的使命感生发出清醒的民族意识和深沉的责任感,经战火和硝烟的锤炼日益厚重,毅然承担起捍卫民族文化尊严的重任。从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人民军工制造了大量的武器,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军工领导干部,造就了一大批军工专家,涌现了一大批英雄模范,铸就了军工文化的雏形。

  军工文化是新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军工经过6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已经建立起武器装备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具有相当水平的科研、试制、试验、生产和教学能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有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人民军队如虎添翼,在历次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反击侵略者的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中作出了卓越贡献,振了军威、扬了国威。在建设人民军工事业的豪迈画卷中,军工行业不仅积淀了诸多光荣的历史传统,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军工文化体系。特别是以“两弹一星”精神与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军工精神和“祖国至上、服务国防”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新军事变革不断加速的现实背景中,军工文化又被赋予了庄严的历史使命。当前,以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为新时期军工文化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源泉。

  军工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

  新时期的军工文化建设起着引领、支撑、推动军工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

  军工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军工文化是伴随着军工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主要来源于军工科研和生产的实践。在新时期,在已有的基础上建设更加优秀、更加突出军工特色、更加有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的军工文化,从而形成强烈的感召力,鼓舞、激励一代又一代军工人继续前赴后继,为国防现代化事业而不懈努力。

  军工文化是军工行业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国防科技工业肩负着促进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保证国家安全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重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国防科技工业正在认真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圆满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重大工程试验任务的同时,大力推动和谐军工建设、推动军工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大力推动和加强军工文化建设。近几年来,在国防科工局的有力领导、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在军工行业中越来越多的领导和群众认识到军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自觉主动的开展军工文化建设活动,创造了许多好经验,探索了许多新路子,取得了军工文化建设的丰硕果实。

  军工文化是军工行业发展的软实力。军工文化建设是军工行业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的重要途径和实际行动。军工文化的深入开展,使军工人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我们党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规律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军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工文化建设要始终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前列,把军工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军工特色文化正在逐步落实。在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军工行业,落实军工文化建设成为必然的趋势和必须的工作要求。具有军工特色的保密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创新文化和型号文化以及三线文化正在全行业落实。同时,班组文化、廉洁文化、劳模文化等军工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更是深入人心。军工文化已经从精神动力转化为物质力量,成为了企事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军工行业发展的软实力。今天的文化,明天的经济,优秀的军工文化必然会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军工文化已经逐步成为军工人的自觉行动

  经过全行业努力,军工文化已经在百万军工人中落地、生根,正在成为军工人的自觉行动。

  军工文化提高了军工人的素质。改革开放以来,军工行业认真开展军工文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经过全行业上下联动和多年的共同努力,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军工文化建设体系,使军工人的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全行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显著增强,极大地提高了全行业热爱军工、建设军工、奉献军工的激情。整个行业员工的素质明显提高,员工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平稳、较快、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精神动力。

  军工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行业在军工文化建设中,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总结,取得了各具特色的长足进步。很多单位撰写了一系列军工文化理论文章,逐步明确了军工文化的一系列基础性理论问题。不少单位还编辑出版了军工文化的专著,比如《钱学森》《天之舞》《安全至上》《中国的保尔——吴运铎的故事》《企业素质与文化基因》《跬步之行》等。许多单位还举办多种活动,如全行业各单位连续3年在每年10月份开展的“军工文化月”活动。许多单位组织了运动会、技能大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北方兵器城”已经成为享誉行业内外的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很多单位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举办反映军工人风貌的演出,丰富了军工文化建设的载体,逐渐成为军工文化建设有效的实践途径。社会上反映军工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专题片屡见不鲜,比如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电影《横空出击》《歼十出击》等等,受到观众广泛赞誉。

  首批军工文化“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和“艺术团”成为全行业军工文化建设的典型和样板。在普遍开展军工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经各地国防科工局和军工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及军工高校推荐、专家评估,2007年以来,包括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六大行业在内的13家单位荣获首批“军工文化示范单位”称号,核工业812厂等11家单位荣获“军工质量文化示范单位”称号,北方重工公司的“北方兵器城”等30个单位荣获“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称号,航空工业611所等6个单位荣获军工文化创新示范单位等特色文化称号,西安北方惠安公司获得首个“军工文化艺术团”称号。这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61家单位先后受到国防科工委和国防科工局命名和表彰。他们是各地方科工局、军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军工高校在军工文化工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的单位。很多媒体都对他们的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行业内外、社会各界前往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他们的经验已经在全行业逐渐开花结果,较好地发挥了导向、引领和示范作用。

  军工文化前景美好

  在新的历史时期,军工文化建设前景更加美好,工作大有可为。

  军工文化建设思路更加明确。原国防科工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军工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主导文件以及《军工文化建设指南(试行)》《关于加强军工文化培训的若干意见》《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认定办法(试行)》《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等四个配套文件,就军工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国防科工局加强了对军工文化的领导,明确由直属机关党委负责军工文化建设工作,从而使军工行业全面开展军工文化建设工作有了比较可行的依据和坚强的领导。

  军工文化建设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全行业的各级领导、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军工文化建设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在首届军工文化建设论文征集评选活动中,共收到征文266篇,有68篇论文荣获特别奖和一二三等奖,有10个单位荣获组织奖。以这些获奖论文为主要内容、公开出版的《军工文化论文集》被业内专家称为全国行业文化第一部理论专著。“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后,机关有关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者和军工文化专家经过多次探讨,几易其稿,提出了“探月精神”。编写了首部全面反映“两弹一星”精神的专著《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协调小组成立了由各方面军工文化造诣很深的130多名专家组成的军工文化专家队伍,其中有36名首席专家来指导军工文化建设。北京理工大学成立了军工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军工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并荣获军工行业软科学第一个科学进步二等奖,该校还首次招收了军工文化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河南省国防科工委开展了“军工文化实践途径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于2007年10月份在全省军工企事业开展了“军工文化月”的试点活动并取得丰富的经验。共建军工高校长春理工大学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开展“军工文化月”的建议,已被采纳并付诸实施。军工各单位开展了以弘扬“祖国至上、服务国防”核心价值观和 “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军工文化建设,军工文化的感召力、激励力和社会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军工文化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军工各单位在国家及军工行业的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周、宣传月期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热情讴歌人民军工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军工人自强不息、团结一致、奋勇争先的时代风采和军工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士气。2008年以来,有近千名领导干部、专家和劳动模范近20次通过现场观看“嫦娥二号”、神舟飞船及其他卫星的发射,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及军工文化教育。军工行业自编自演的反映军工人情怀的“军工之歌”以及“军工娇子”、“光辉历程”、“军工颂歌庆回归”等大型文艺节目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展播,受到行业内外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称赞。中国军工文化协会会刊《军工文化》杂志受到行业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中国军工报》的“军工文化”专版,受到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广泛关注。《军工魂——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风采录》《军工旗——军工文化示范单位风采录》等“军工文化系列丛书”受到读者欢迎。2008年以来,各单位连续3年在10月份举办的“军工文化月”活动,丰富多彩,如火如荼。各军工企事业单位富于个性的劳模文化、班组文化、廉洁文化、成本文化、精益文化等,促进了军工文化建设在基层的推进。全行业军工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新军事变革不断加速的历史新时期,我们要以过硬的政治性、鲜明的时代性、浓郁的民族性发展自己,铸军工之魂,建设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自身文化风格和魅力的新时期军工文化,为振兴国防科技工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