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宗商品凭什么那么坚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1 01:3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国泰基金国际业务部徐晶

  今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特别是债务危机以来,各国股市下跌明显,然而大宗商品似乎完全无视股市大跌的现状,今年以来布伦特油价上涨17%,玉米上涨38%,黄金上涨27%,铁矿石上涨4%,铜价今年来虽然跌了4.7%,但仍比2008年次贷危机前的历史高位更高。

  这打破了历史上大宗商品波动性比股市更剧烈的规律,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大宗商品的价格如此稳健?

  显而易见的是,以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已逐渐取代发达国家,成为大宗商品的消费主力军,其巨大基数及高速增长抵消了发达国家需求的萎缩,而各大宗商品的供给又达到了瓶颈,这也造成了价格不断创新高。

  以铜为例:2010年中国铜消费量已增至世界总量的46%,保持平均每年10%的增速,而美国铜消费量从2000年占世界总量的23%下降到2010年的11%。近几年的数据都表明中国对铜的需求成为了铜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两者相关性达到76%。实际上,即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假设中国铜消费量增幅减小到上世纪90年代10%的水平,世界铜消费量仍呈稳健增长。这是因为随着新兴市场对大宗商品消费量比重增加,巨大增幅抵冲了发达国家需求的萎缩。即使新兴市场的经济降温,其巨大的需求基数仍会支撑大宗商品价格上行。

  其他大宗商品与铜的情况类似。譬如,中国铁矿石需求占全世界的比重从10年前的15%增加到2010年的55%。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中国7月国内粗钢产量同比仍增长15.5%。石油方面,亚洲需求旺盛,供求压力大,仅中国在去年的需求量就增加11%,占世界需求增幅的1/3。

  此外,紧张的供给面亦影响着价格。目前各大铜矿巨头纷纷表示其主力矿井产量递减,而两条出路(开采低等级贫矿和在环境恶劣地区开发新矿)都造成成本大幅上升,且产量增长有限。世界最大铜矿Escondida估计其今年产量将减少10%,美国Freeport Mcmoran公司认为旗下全球第三大铜矿今年产量将下降17%。铁矿石面临类似情况,世界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必和必拓CEO上周称,铁矿石的供给已达到极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石油方面,北非和中东局势的不稳定加剧了石油供给的紧张,高盛认为明年初全球石油的过剩产能会消耗殆尽。

  依照经济学理论,经济衰退会抑制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商品价格下跌。然而,这一教科书上的理论如今由于新兴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而开始受到挑战。大宗商品价格坚挺无疑对矿藏丰富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沙特等)是个好消息,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却令我们担忧:对欧美经济来说,以前经济衰退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下滑从而刺激经济的自然调整修复过程已经不复存在,同时面临高额债务不得不采取财政紧缩政策,经济恢复期会更加漫长。而对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来说,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可能会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陪伴我们。

  对投资者来说,为抗通胀,不妨选择大宗商品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尤其可以选择新兴市场需求较大的商品如布伦特油、铜、玉米、小麦等。诚然,欧美经济进入第二次衰退的风险犹在,但是从目前的经济数据看,全球大幅度衰退依然是小概率事件,在供求基本面的支撑下,我们对大宗商品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