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报备前置施行两月 房地产信托规模明显受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1 19:51 来源: 财新网

  某信托公司资深人士认为,“事前报备实质就是审批”,房地产项目有时候会因为批的时间长就黄掉了

  【财新网】 (记者 郑斐 张冰)报备前置的政策施行两个月以来,信托公司普遍反映房地产信托规模明显受限。

  “事前报备实质就是审批”,某信托公司资深人士表示,“房地产项目有时候会因为批的时间长就黄掉了”。

  2011年7月1日起,房地产信托项目开始事前报备,改变了之前事后报备银监会的流程。

  上述资深人士指出,监管部门通过事前报备的方式,可以延长审批周期,从而达到规模控制的目的。

  他表示,这对房地产信托项目的影响很大。举例说,房地产信托项目按照严格的要求,需要做到四证齐全、开放商具备二级资质,自有资金比例超过35%等,而这样资质全部达标的公司会直接选择银行贷款。选择信托项目的基本上都是在资质上略有瑕疵,通过类股权信托的方式绕道监管。“但报备前置之后,这么做显然不行了。”他说。

  某大型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则表示,报备前置以来,公司项目没有完全停滞,因为银监会也会根据信托公司本身的资质水平进行判断,7月以来公司有项目通过审批。“但周期长了,很多项目就不好做。”他表示。

  信托产品分行业来看,发行产品数量最大集中在房地产、工商企业、基础设施三大行业中,投资于房地产行业的信托平均收益率最高,各月均保持在9%左右的水平。

  一位房地产信托业人士向财新记者称,银监会直管的信托公司受到的影响最大,估计房地产信托规模下降可达半数以上,而地方银监局管辖的信托公司受限情况可能相对较小。

  今年二季度以来,银监会就开始进一步收紧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虽然未直接叫停,但从5月份开始,银监会要求信托公司每月上报的《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监测表》,开始逐个监测房地产信托项目的资金投向、资金运用方式、风险控制措施等信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