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企恒强竞争力赢得世界话语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04:50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徐旭红 万斯琴

   对“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500强里的中国企业”来说,不同的是,前者是在中国本土企业里的甄选,后者是全世界范围的角逐;相同的是,前者前100名几乎是国有企业,后者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上榜企业共有69家中国企业,国有企业亦占了绝大多数。

  近日,有外媒认为,中国应取消一系列为国企提供低息贷款渠道的金融管控,这让中国私企和外国竞争者处于劣势。有观点认为中国国企赋税低、规范少,保护国内市场或优先接触国内政府采购市场,从而人为地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规模经济,降低其运营成本,提高其销售,促使其能投资新科技,以提高国内外竞争优势。

  事实真如他们所说吗?

  在中国,国有企业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脊梁,在世界一体化的浪潮中,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的先行者。

  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竞争力靠的是创新的力量,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国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如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份制和董事会建设等具体实践,大大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的力量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

  中国,作为重要的新兴市场,行业和企业发展具有独特性和多元性,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怎样能保证其不被发展的浪潮淹没,这需要中国的企业能有产品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业务模式的创新和运营的创新等等。

  创新,这将是任何期望在新时期实现跨越的中国企业建立市场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响应能力、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唯一路径。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认为,“中国企业必须重新思考业务和管理模式,从战略层面思考‘创新和整合’,即围绕创新的战略主题、精细分权的管理、整合分享的流程,专注建立核心能力和协同的业务模式。”

  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一直是引领行业进步的先行者。

  日前,世界首台1000KV交流有级可控并联电抗器在中国西电一次性通过全部试验,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台产品将用于“锡盟—南京”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徐州变电站,是中国西电继成功研制忻州500kV有级可控并联电抗器、敦煌变电站750kV 有级可控并联电抗器之后,在世界并联电抗器研制领域树起的又一座丰碑。

  中国核建自有知识产权的CPR1000核电堆型主管道自动焊工艺首个应用项目——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焊接工作全部完成,这标志着国内首座在核岛安装领域正式采用自动焊工艺的核电项目施工取得成功。

  产品创新对国有企业至关重要,其改变了国有企业在行业乃至全球经济中的角色。

  由中国石油管道局检测公司研制的速度控制管道清管器在兰银线试验,获得成功,填补了我国自控速度清管器设计制造的空白。管道清管和检测设备的速度控制技术属于前沿技术,目前仅欧美个别国家拥有。此次速度控制系统在兰银线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已跻身国际管道设备设计制造领先行列,为大排量输送管道清管和检测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

  8月22日,中国中冶所属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HMTK-6000非公路电动轮矿用自卸车在湖南湘潭九华工业园成功下线,填补了我国在400吨级超大型矿用自卸车领域的空白。

  有专家认为,在国有企业成长的途径中,创新是实现持续增长、增加其世界话语权的最佳途径,国有企业需要从更为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创新的含义,创新不仅是更多的科研投入和更多的发现。

  改革发展强动力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改革是一个核心性的命题。不进行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国有企业生存都难,更谈不上有所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

  世界是平的,国有企业不能忽视全球大趋势,特别是与中国息息相关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

  目前,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如,全球金融市场震荡加剧,企业相关业务风险增大;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企业成本不断上升;企业资金压力较大,而工资、医疗、社保、税收等政策的变动,又对企业的费用、利润带来较大影响。

  “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500强”里,都是在适宜的经济体系下,用改革的战略来做现代企业,迈向共同的目标。

  每个产业都有一个整合者,国有企业独特的位置应该成为最大的角色。

  “大企业是进行国际竞争和国际资源分配的主体,而央企因为其独特的优势,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产业重组的历史使命,并带领我国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说。

  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推进和国资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成为必然,以联合重组为内容的国资改革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武汉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拉开了武汉中联药业重组框架。重组后的武汉中联药业将着力打造“中联品牌”、努力提升销售规模、盈利水平和行业地位,在未来5—10年内成为国药集团在华中地区的中药和化学合成药生产、经营及研发平台,并积极探索多种方式力争上市。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杨国雄对国企改革深有体会,“当前,我们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发展,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新要求。”

  “目前国有企业的状态并不是改革的终点,而是下一阶段改革的起点。我相信,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国有企业还将出现许多新的变化。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国有企业在体制上会与市场经济进一步融合,竞争性的国有企业会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公益性国有企业会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邵宁表示。

  提高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创造以及保护该企业竞争优势的专属资源与能力。”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加里·哈梅尔&普拉哈拉德

  对于近年来国有企业的飞跃性崛起,这引发了部分人的质疑之声。

  有位学者更是对着《中国企业报》记者直言不讳地说:“目前上榜的多为国企、央企,它们的规模是怎样形成的?相当多的源自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投资,部分企业享有垄断优势或垄断性资源优势,企业规模是国家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结果,体现了国家意志。”

  其实不然,但凡其他发展国家,都是培育世界顶尖的国有大型企业,这样不仅提高市场集中度不说,还提高了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

  中国移动集团所属重庆丽苑大酒店无偿划转港中旅集团签约暨交接仪式在重庆顺利举行,积极推进央企非主业宾馆酒店分离重组是国资委关于促进中央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做优做强主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丽苑大酒店顺利实现从中移动向港中旅划转移交,是中央企业非主业宾馆酒店分离重组的“破局”之作。

  主辅分离,精干了主业,放活了辅业,整体提升着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和赶超的历史机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利用各种劳动力、技术、资本、市场等综合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积极创造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新优势。瞄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加大创新力度,掌握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核心关键技术,提高超大型集装箱船、深水钻井船等高端产品的设计、建造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这几年经过改革,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有所提高,这在与国外公司的角力中看得很清楚。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企业500强”也好,“世界500强”也罢,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立命之本。

  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陈志鑫对媒体表示,“上海汽车的自主品牌将围绕一个目标、两个能力、三大优势,构建具有上汽特色的自主品牌的创新体系。一个目标即为创新打造具备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国汽车强势自主品牌。”

  显而易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强有力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动力来源。

  作为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120家中央企业紧紧抓住改革、调整、创新、管理等关键环节,精心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1年1—7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3981亿元,同比增长24.5%;应缴税费总额9989.0亿元,同比增长28.1%;累计实现净利润5432.7亿元,同比增长15.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们要继续推进中央企业建设规范董事会工作,在探索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董事会运作水平,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金阳

  国有企业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实体,有着一套适合国际化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首要的必备因素。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制,早已写进大多数中国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国企改革明确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国有企业仍是中国大企业的主要力量。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立志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去年中国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的43家企业,其中41家是国有企业。

  国际经验表明,到目前为止,公司制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公司制是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形式,因为对持续成长的大企业来说,不仅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要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还要面对管理大型甚至巨型企业所需的高度专业化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艺术,同时还要面对众多的利益主体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因此,大企业普遍采用公司制的形式。适合建立股份制的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符合条件的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分析“世界500强”的企业,基本都是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上市公司。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其绩效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成败。

  自第一家试点企业宝钢于2005年10月启动了董事会的运作以来,中央企业的董事会试点工作一直有序推广当中。

  《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指出,“国有企业董事会应对公司运营接受明确授权和最终责任。董事会应对所有者承担全部受托责任,为公司的最大利益工作。”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钱卫清认为,“央企董事会改革,无论是从改善国资委的监管方式,还是从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完善董事会制度需要在选聘、考核等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市场化规则审慎出牌,发挥国企董事会独立、有效性。

  “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500强”中的中央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在国内都是一流的企业。

  国资委对央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央企“走出去”,积极和世界一流公司、跨国公司对标交流,学习这些优秀公司董事会的经验和做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司制度,树立远大目标,按国资委“做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树立董事会的新坐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