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祸起产能“大跃进”比亚迪瘦身捱寒冬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5 15: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汽车产业著名的“技术派民企”,在A股市场短暂风光后即迎来寒冬。9月2日,比亚迪(002594)收于24.07元,接近6月30日开盘价22元。

  近期销售团队的调整,让比亚迪身陷种种悲观传闻。羊城晚报记者查阅其半年报发现,该公司第二季度的主业实际亏损,靠“营业外收入”(以政府补贴为主)勉强做出利润。有券商分析师向本报表示,在车市低迷、新能源不成气候的大环境下,比亚迪的“垂直整合”商业模式迎来严峻挑战,眼下它应当“大幅瘦身”,保留战斗力,静候转机来临。

  比亚迪神话破灭

  比亚迪的寒冬,或许比外界猜测的更冷一些。

  成立于1995年的比亚迪,以锂电池起家,通过收购进入汽车制造业,一度以“技术至上”特立独行于市场。2008年,该公司获股神巴菲特18亿港元注资,一时名噪天下;2009年10月23日,比亚迪H股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的88.4港元。那是比亚迪的“黄金时代”。

  今年6月30日,比亚迪强势回归A股,首日收盘价达25.45元,每股涨了3.45元。随后4个交易日内,其股价一度摸高至35.55元。

  实际上,在回归A股时,比亚迪的盈利神话就已被打破: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公司利润总额仅有3.78亿元,同比下滑80%。根据最新出炉的半年报,比亚迪上半年利润总额还不到5亿元,其中第二季度贡献了1.11亿元。巨灵数据的统计则显示,2010年上半年,比亚迪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29.03%,而今年同期下滑至1.43%———怎么看都不像一家汽车制造商的业绩。

  根据巨灵数据,一季度比亚迪营业利润达3.5亿元,但二季度降为-1762万元;二季度净利润最终达到7043万元,主要靠营业外收支盈余来支撑。

  羊城晚报记者阅读其半年报发现,今年上半年公司获得2亿元的营业外收入,其中含1.5亿元政府补助,包括各种研发补贴、产业发展补助,剩下4000多万元为“供应商赔款”、“无需支付的款项”及“其他”。这2亿元分两个阶段到账,一季度获得0.5亿元,二季度获得1.5亿元,很好地覆盖了亏损。

  二季度主业为何亏损?首先是毛利率下降:一季度比亚迪毛利率为17%,二季度降为14%,营业收入降了7%,但营业成本仅降了5%。其次是财务费用突然飙升,一季度财务费用为1.18亿元,二季度突升至2.42亿元,涨幅达105%。第三是投资收益为负,比亚迪专注主业,其投资收益均来自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一季度收益为765.2万元,二季度则出现1123万元的亏损。

  “垂直整合”的风险

  在分析人士看来,销售收入的下降可以归结为车市低迷。费用的上升则可以从其商业模式得到解释———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是把双刃剑,“牛市”赚个盆满钵满,“熊市”则要承受巨大成本压力。

  所谓“垂直整合”,是指公司同时拥有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比亚迪从进入汽车行业开始,就奉行“什么都自己做”的信条,甚至一度用“手工打磨”来生产汽车零部件,“垂直整合”正是该信条的合理延伸。

  德邦证券研报撰写人蔡奕认为,“垂直整合”能节省物流成本、降低资本投入,并通过“协同效应”大幅降低整车成本,且保证品质和质量———这最终凝结成其核心竞争优势:用对手一半的价钱,造出几乎一样好的车。

  但是,假如遇到销售寒潮,比亚迪就要扛住所有成本,不能像其他企业用“上下游分摊”的方式来“过冬”。因此“垂直整合”类似于使用“经营杠杆”,“缺点在于,下游需求放缓会带来盈利波动。所以广泛的销售渠道、优良的销售团队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蔡奕说。

  车市寒冬

  没想到“寒潮”很快来临,由于此前销售策略的失误,比亚迪的销售团队陷入裁员风波。《21世纪经济报道》撰稿称,截至8月31日,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计裁员428人;但公司官方并不认同“裁员”一词,坚持用“优化”来替代———员工表示,所谓“优化”即把指标排名靠后的销售人员调离岗位,调去总装车间或研发,而大部分人会因落差太大而辞职。

  据称,裁员风波与主管销售的夏治冰出走有关,但更根本的原因应是之前的“招聘大跃进”。

  2009年车市井喷,“一车难求”,使比亚迪“野心”膨胀;2010年公司定下产销80万辆的激进目标,并大肆招聘一线销售人员、扩张经销商网络。

  没想到,短短两年的好时光后便是车市的寒冬。这可能也是当初急速扩张时,比亚迪始料不及的事。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