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第三方支付格局生变外资公司断臂求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8 23:59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李志豹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施行一年,安卡国际集团旗下安卡支付无意间成为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首个被收购者。

   9月5日,支付宝宣布,已经与安卡国际集团旗下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安卡支付达成收购协议。据悉,安卡支付团队及业务将整体并入支付宝,但是双方并没有透露此次交易的财务细节。

   安卡支付的出售折射出外资第三方支付在中国的尴尬处境。记者了解到,在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两批共计40个牌照中,没有一家外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身影。不仅如此,上交申请材料并获得公示的174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中,也仅有一家外资企业。

   “安卡国际集团是比较明智的,现在还能卖一个不错的价钱。”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监管政策的不明与行业竞争的巨大压力,令外资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日益渺茫,这也迫使它们提前考虑自己的出路。

  安卡“割爱”

   安卡国际集团打响了第三方支付行业兼并收购战的“第一枪”。

   去年《管理办法》出台后,业界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将迎来兼并重组浪潮的声音便甚嚣尘上。然而,直到今年8月31日第二批支付牌照公示结果出来,第一例收购案例才姗姗来迟。

   支付宝相关人士透露,完成此次收购后,支付宝与安卡支付的业务将会进行整合。

   公开资料显示,安卡支付是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安卡国际集团旗下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其为多所大型航空公司如国泰航空、港龙航空和长荣航空的乘客提供线上支付服务。

   航空客票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容量巨大且具有良好的增长前景。统计数据显示,航空客票业务在互联网支付业务中贡献了20%以上的交易规模,该业务的平均交易金额高于网上购物,并能够带来优质的客户资源。

   对于安卡国际舍弃这么一块“蛋糕”的原因,王维东分析,安卡国际集团是出于对安卡支付未来命运的担忧而做出剥离决定的。“因为如果无法获得合法的资质,安卡支付将不能继续开展相关的支付业务。”

   安卡国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国内许多支付企业还未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外资第三方支付的获批就更难上加难了。”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说。

   记者了解到,174家牌照申请公示企业中,仅有40家拿到了牌照,尚有134家仍在苦苦等待。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旗下的3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虽已经获得公示,但至今都未能拿到牌照。

   “在终端用户规模和合作商户数量未收到太大影响之前寻找一个合适的买家,是安卡国际集团比较好的选择。”王维东表示。

   据记者了解,安卡国际集团在中国还有一家合资公司上海斯玛特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和一家全资子公司山西安卡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分别提供名为斯玛特卡和安卡一卡通的预付卡。

   在出售了安卡支付后,安卡国际集团是否会对上述两家公司的发展战略也做出调整呢?为此,《中国企业报》记者致电安卡国际集团中国总部,其总经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以“不能回答”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双重压力

   一叶知秋。安卡支付的出售反映出外资第三方支付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局。

   在所有获得公示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中,仅有一家港资旗下支付企业位列其中。8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网站公告了中国创新支付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有限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北京高汇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申报材料。

   “我们只是进行公示,政策方面的事情要去问总行。”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PayPal领衔的外资第三方支付遭遇“中国式”困境始于去年。

   为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去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规定,第三方支付企业须在一年以内申领《支付业务许可证》,否则将被禁止继续开展支付业务。

   同时,《管理办法》还对外资成分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做出了“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央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的规定。

   然而,时间过去了一年多,央行的“另行规定”始终没有出台。

   由此引发了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去外资化”,而部分“耐不住性子”的外资企业则开始自谋出路。

   此前,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为申请牌照已经告别了境外股权结构,转投“内资”身份,包括在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中排名比较靠前的财付通、易宝支付、快钱、拉卡拉。

   “不是好与坏,而是生与死。”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这样形容政府的监管政策对于外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影响。

   “由于要单报国务院审批,所以需要的流程更复杂、时间会更久。”张萌说,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政策是外资第三方支付“绕不过去的结”。

   王维东同样认为,从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以往的政策上来看,对外资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与审批会很严格。

   早前,PayPal中国公共关系总监王鹏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PayPal已经提交了相关申请材料。然而,这一申请一直未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公示。

   此外,法国艾登瑞德集团中国区总部——艾登瑞德支付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申请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也还没有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法国艾登瑞德集团是世界第一大为企业和公共机构提供专业支付服务的公司。

   更为重要的是,外资第三方支付企业还要面临内资企业不断壮大与日益稳固的竞争压力。“先拿到牌照的内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然在时间上取得了优势,并且会利用先发条件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王维东分析说。而即使部分外资第三方支付企业最后可以申请到牌照,其也难以应对未来的竞争及改变行业格局。

   外资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然到了做出抉择的时候。“想快速取得牌照的外资企业需要转变身份,否则就要等待很长的时间,而结果的好坏更是难以预料的。”王维东说。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所谓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