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折扇“风流”史变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9 01:1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折扇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今年夏季炙手可热的时尚饰品

  陈琳

  “小马哥”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执扇回眸拍摄时尚大片、电影《雪花秘扇》热映,这些事件的同步发生,让中国折扇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今年夏季炙手可热的时尚饰品。且看,歌星Lady Gaga、夏奇拉,“老佛爷”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以及英国知名时尚评论人希拉里·亚历桑德(Hilary Alexander),几位时尚圈呼风唤雨的人物,在今夏出席各种公众场合时,也几乎是折扇不离手。

  从扇风纳凉的日用品,到明清时期文人墨客玩赏的怀秀雅物,再到当下的充满设计感的时尚配饰,更多的设计师想方设法把时代的信息注入中国折扇的骨子里,折扇的“风流”史变奏就这么开始了。

  “中国折扇结构并不复杂。一柄扇骨加上扇面,就是一把扇子。但只要把扇骨和扇面的材质、雕刻技法、花样纹路稍加改变,就起到让折扇脱胎换骨、改头换面的效果。”工业设计师刘传凯认为,折扇之所以在今夏能够花样百出,凭着新颖的设计回到时尚圈之中,在于中国折扇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由于先前人们通常只注重折扇是否出自名家手笔,致使折扇本身的设计在很长时期内流于传统,并没有很大突破。所以,只要花些心思设计,就能让人感到新鲜有趣。

  从前年开始,刘传凯就从日常工作中拨出一部分精力,去研究折扇的设计工艺。“评价一把折扇的价值,最主要的是看扇骨的造型、材质、镶嵌,然后才是扇面。”明清时留下的扇骨,有紫檀、乌木、象牙、玳瑁等材质,但当年的风雅之士更钟情于竹质扇骨。因为竹质扇骨,在柔韧性和坚硬度方面,比之其他材质的更胜一筹。甚至,在一些士人眼中,紫檀木扇骨被视为俗气,只有玉竹制成的扇骨玉润秀挺,才堪当“风雅”二字。

  “现代精确的镂刻工艺,让扇骨的材质选择更为广泛。”刘传凯根据折扇原型,把上海目前20座地标性质的高层建筑,用镂空雕刻的形式浓缩到扇骨上,每片扇骨下端的波浪曲线连接起来,代表着黄浦江。虽然,“夜上海”的檀香扇在折扇造型上并没有多大变形,但被赋予明显地域信息的扇骨,还是让人眼前一亮,一跃在造型雷同的折扇中脱颖而出,成为刘传凯本人这一年来最热卖的作品之一。

  尝到甜头的刘传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推出表现其他城市的折扇。“之前,古人把注意力放在扇骨做工和扇面书画上,欣赏的是其意境。但现代的折扇设计,一部分的传统文化涵义已经消解,在消费主义的思潮影响下,成了一场视觉上的变形游戏。关键是设计师不能乱变,而是要为这种变形寻找各种理由和依据,让人心悦诚服。最成功的折扇设计,应该是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

  初出茅庐的年轻设计师蒋慧梁,也正是利用了这个设计原则,把杭州王星记的折扇改装成一种照明扇。“当你用它来扇风时,产生的动能就会被扇骨储存起来。到了晚上,你就能把扇子当作手电筒用。”

  东方设计师在设计折扇时,乐此不疲地追求变化和奇巧。而在西方设计师看来,中国古人利用折扇烘托气质、衬托服装和气场的做法,正中他们的下怀。“穿什么衣服就用什么样的折扇。它会成为你身体和服装的一种延续,再加那么一点点东方式的神秘。”“小马哥”为LV2011春夏季发布会操刀的复古蕾丝印花折扇,实际上,是和T台上的模特的裤装属于同一系列。扇骨的镂空和扇面的蕾丝,和蕾丝裤装形成一唱一和的态势。Paul & Joe sister的设计师则根据当季的粉色小鹿系列,顺势推出了粉色小鹿图案折扇。买衣服,搭折扇;买折扇,搭衣服。西方设计师集体炒热中国折扇的背后,已经把生意算盘打了个劈啪响。

  当然,折扇的“风流”史,并不仅限于其自身变化。用希拉里·亚历桑德的话来说,“现在,设计师谁都想拿折扇设计来大做文章,这让折扇成为一个四处留情的‘情种’。”折扇手包、折扇吊带裙,频频出现在时尚杂志的大片上。中国折扇的“衍生品”越来越多。今年评选出的红点奖作品中,两位印度建筑设计师艾卡格拉特·卡斯(Ekaggrat Kalsi)和大山·松尼(Darshan Soni)的折扇时钟格外引人注目。“这款设计借用了折扇伸缩性和它的立体感。”身为建筑师的卡斯介绍说,出于职业习惯,他们俩都希望用折扇的立体造型来改变时钟的平面。“为了突出时针和分针的指向性,我们把扇骨改成了折勾的形状。虽然,在温和的东方人看来,这种改变有点尖锐了。”摄影记者/任玉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