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介机构推波助澜 华尔街掀起中国概念股退市风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9 07:45 来源: 中国网

  记者近日在华尔街采访时了解到,华尔街正掀起一股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热潮。已经有多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不愿接受现在的估值与风评,宣布或者透露出其私有化退市计划,以便筹划将来继续转战估值更高的欧洲、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的资本证券市场。

  继中国概念股上市热后掀起的这股退市热究竟因何而起?对中美两国企业或资本市场将造成哪些影响?从中可汲取哪些经验教训?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美两国专家学者。

  一些中介机构再次推波助澜

  纽约证券交易所负责企业传播事务的高级副总裁理查德·亚丹莫尼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应该看到,私有化退市现象并非只存在于中国概念股公司中,以前也有美国公司采取过这种策略,但如此大规模的中国概念股集体退市,确实前所未有。与之前美国证券监管部门采取的具有惩罚性的强制退市不同,这波私有化退市潮是中国概念股公司主动采取的相应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一波退市之前,不少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感觉难以适应当地的监管环境,有意退出当地市场。在投机者对森诺等公司进行攻击和做空之后,更多的企业开始抱定要退出美国市场的想法。客观上,美国的投资者和投机者在炒作“中国因素”的过程中,制造了大量的泡沫,这些泡沫破灭后,中国企业的诚信遭受很大损失,使得在美国上市的环境变得复杂,中国企业要继续上市的意义也大大减小。主观上,是中国企业不适应美国证券市场的严格规制,并且不习惯上市的价值观。这些企业多为小型企业,在国内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受中介机构鼓动,到美国市场上市融资。但是,在完成上市融资的过程后,并不能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行事,以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为己任。结果造成了股东不满足,自身存在的问题被投机者利用来做空公司的股票。

  据业内专家分析,在这些中国概念股公司背后,几乎均有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一位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高管透露,公司目前股价在低位徘徊,交易量也不尽如人意,却有投资机构向公司提出私有化退市建议,并承诺退市后将帮助公司登陆中国国内A股市场或港交所。美国一些所谓的“投行”在中国概念股退市潮中继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投资机构既可帮助中国公司到美上市,又可帮助其从美国退市,无论上市还是退市,他们均从中受益不菲。

  引发的负面效应值得关注

  美国华纳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华康对记者说,美国方面并不希望中国上市公司轻易离开,因为这对美国尤其是对其证券市场无疑是一大损失。同时,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王家强也认为,美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缺乏流动性,债务危机使得美国本土企业很难融资或贷款,而大批的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市场融资可能同美本土企业形成竞争。

  “对美国金融市场打击最大的是之前发生的做空中国概念股,使得美国证券市场失去了一份支撑市场复苏的力量。现在中国企业退市,只是延续了这一负面影响而已。”李众敏说,“受退市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企业,尤其是那些打算继续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呆下去和准备上市的,将会造成企业估值偏低,提高企业从股票市场融资的成本。”

  纽约龙门财经投资者关系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朱丽洁、美银美林负责全球相关债券类产品的执行董事主任斯蒂芬·陈等告诉记者,这股退市潮尽管有积极效应,但负面影响不小,值得关注。私有化退市是一种市场行为,积极来看,是相关企业摆脱困境的策略手段,可以通过此方式摆脱其股价长期被低估的困境。但是,中国企业在美国股市上正迎来空前的信任危机。美国证监会已列出一个黑名单,上有170多个借壳上市企业的名字,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在退市过程中,中国企业损失的是诚信与市场,可能加剧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的诚信危机,使更多信誉良好的境外中国公司蒙受名誉损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也指出,已有的不良记录将影响企业在世界其他市场上市。新加坡政府不久前就公开声明,从国际资本市场上私有化退市的中国公司不能到新加坡资本市场上市。

  加强诚信建设与跨国监管

  专家指出,通过近来的一系列事件,可以使中国企业及有关方面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首先,进一步认识“投行”。在美国,资本市场是透明的,很多“投行”事实上只是中介,而并不代表资本方。真正意义上的“投行”,均在美国金融业监管局注册,并接受监督,在网站上难以查到的、自称为“投行”的机构是没有相关执照的。现在帮助中国概念股上市和私有化退市的许多“投行”,恰恰就是这样的所谓“投行”。

  其次,作为公众企业,要树立企业信誉。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企业是会按照市场准则来运营的。

  对于准备上市的企业,要引以为戒,美国市场虽然上市门槛低,但是监管严格,中国企业要达到美国市场的要求还需要努力。即使在面临信任危机的情况下,一个诚信企业也应该加紧与投资人之间的沟通,提升公司治理和规范信息披露,展示自己的实力与诚意,求得重新得以发展的最好机遇。

  第三,要加强跨国监管合作。股票市场的跨国监管是一大难题,中美执法部门还没有形成配合机制,美国监管机构不能到中国来执法,被一些中介机构钻了空子。据悉,两国相关机构已经就此在协调。

  还有专家认为,证券市场涉及众多个人和企业的利益,因此也受到更多的管制,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时就应该考虑到的。作为上市公司,首先要做到遵守纪律,严格履行上市公司责任与义务,在危机时刻更要注重危机管理与诚信建设,这才是根本之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