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价格倒挂玉米 小麦政策市渐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0 08:00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吴丽华 郑州报道

  业内预测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0.1元

   “虽然今年夏粮收购中我们公司小麦的政策性收储量减收了三分之一,但是我们依然坚定看多小麦的后市。”2011年郑州农产品(粮油)期货论坛上,北京一家国有大型粮食购销企业的参会人士对本报记者如此表示。

   坚定看多之后企业果断行动。7月份以来,企业对小麦的收购量不断增加,在国家政策性收购量减少的情况下,公司的小麦总体收购量仍然比去年增加了15%左右,之所以企业看好后市,大胆增加收购量,下游的需求给了他们信心。

   这种观点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处长王晓辉的论坛演讲不谋而合。王晓辉表示,由于玉米价格的上涨,饲料用小麦的用量将不断增加。据测算,今年小麦饲料的用量将由去年的1250万吨增加到1700万吨甚至更高,小麦市场特别是饲料用普麦市场将迎来机会。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助理刘正敏也在论坛上表示,周边各个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都远远超过小麦,也就是说在农产品大环境下,小麦是近几年涨幅最小的品种,“小麦需求的增加,会使供需环境因此发生改变。”

   业内普遍预期,考虑到今年最低收购价至今没有启动,政府手中可以用做稳定小麦价格的储备减少,小麦市场2006年以来的完全政策市局面或许会随之发生变化。

  价格倒挂背后

   饲料小麦用量的大幅增加,原因无疑是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持续走高的玉米价格打乱了农产品市场长久以来的比价关系,进而在生产领域不同品种之间的替代开始出现。

   眼下情况就是如此,常年小麦、玉米比价1.1∶1的关系,去年以来被改变了,而且这种改变不是单一地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美国。

   现在在华北地区,山东小麦的价格是1.05元、1.03元,而当地玉米的价格是1.25元,甚至更高的水平,小麦和玉米的比价已经降到0.85元、0.9元的水平,远远脱离了正常水平。在美国也是一样,正常的小麦、玉米比价关系1.6∶1,甚至更高水平,现在一度在短时间内降到了0.95∶1。

   对此,王晓辉慎重表示,这种变化,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政策使它形成的,而是市场力量使然,是源于小麦和玉米完全不同的供求关系。随着玉米工业化用途的发展,玉米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玉米形成供需紧张的局面。

   “小麦供需关系比较宽松的局面使得小麦的价格低于玉米的价格。以前这可能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在未来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相对的常态。”王晓辉认为,未来通过国内的玉米产能的潜力充分发挥来实现玉米较大程度的自给,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这种情况下,处于相对价格洼地的小麦替代玉米用做饲料无疑成为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的选择。

   变化确实正在发生。8月24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小麦(含跨省移库)竞价销售交易会上,白小麦成交率仅为1.5%,但是用做饲料较多的混合小麦成交率却达到了60.75%的高位。

   当时即有分析人士指出,面粉厂对小麦的需求近期没有较大变化,但是近期饲料用小麦销售量却在增加。目前玉米价格每斤接近1.3元左右,小麦价格每斤不到1.1元。饲料厂使用小麦替代玉米比例增加,部分地区替代比例可能达到60%。福建、广东一些贸易商、企业在安徽地区采购饲料小麦较多,山东地区也逐步开始采购饲料小麦。

  需求增加

   唇亡齿寒,玉米供求关系持续偏紧,同属三大主粮的小麦很难独善其身。

   主业小麦的湖北好好吃米业董事长严德中大胆预言,小麦市场饲料用途的不断增加可能三个月后就会在市场中看出变化,目前他已经开始布局。在他看来,用做饲料的小麦增加,势必会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一旦市场上需求增加,对市场的心理预期影响会很大,到时候小麦价格会出现走高。

   刘正敏则表示,尽管目前已经到第八年小麦连续增产,但是今年的增产和往年不一样的是,增产的幅度赶不上需求增加的幅度。虽然今年的产量经过十几年再一次站到1.1亿吨台阶上,但是需求增加更加迅猛,目前在玉米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国内饲料加工以及酒精加工对于小麦的需求迅猛增长。

   “今年饲料用小麦增加500万吨的测算可能存在低估。”刘正敏认为,今年全年饲料用小麦量可能达到1800万吨,而这一数量已经达到今年小麦总产量的15%以上。

   这一背景下,再加上酒精以及其他工业需求,今年国内小麦供需和往年有所不同,尽管增产了,但是当年的产需会出现一些比较紧张的局面,也许会动用往年的库存。

   需求增加之下,坚定看多的业内人士不在少数。来自国家粮食局的数据显示,在国家最低收购价没有启动,政策性收购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今年夏粮收购后期,企业的市场性收购大幅增加。

   据统计,截至8月25日,11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量达到4631.1万吨,和去年同期4729.5万吨基本持平,其中企业的市场性收购占比达到了35%,同比去年提高了15%。

  政策市渐变

   需求增加,加上成本的上涨,业界有着足够看多小麦后市的理由,但是刘正敏依然提醒大家,处于上升通道的小麦后期不会过快过猛地上涨。

   这个判断,其实一句话的理由就已经足够。从2006年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以来,国内小麦市场基本上是完全的政策市,而通胀背景之下国家调控不允许小麦价格大幅上涨。

   不过,今年开始小麦完全政策市格局或许将发生改变,而最大的改变就是托市收购领域。

   离小麦收购统计截止时间9月30日时间已经不多,目前为止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对小麦仍没有启动,而且业界普遍预测后期启动的可能性非常小。

   刘正敏表示,这是今年小麦调控领域最大的变化,国家没有足够的政策粮,往年的积累经过后期调控虽然短期内仍然是比较得力的方式,但是往后走就比较困难。

   这一点前述北京企业人士深有同感,往年他所在的企业都会执行国家轮换收购和临时储备,今年只是进行了轮换收购,如果在粮价上涨时进行抛售等调控,就可能受到手中粮源减少的限制。

   中储粮小麦部总经理助理王振冰则对本报记者表示,小麦饲料用量势必改变市场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到政策层面控制粮价的能力,不过由于之前政策层面的绝对优势,这一变化会比较缓慢,需要一个过程。

   近期业界传言在9月30日收购期结束以后,国家有可能会出台临时收储政策,一旦临时收储,价格可能会比最低收购价提高3-5分钱。

   按照以往规律,10月中旬会公布明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刘正敏预测这一价格会提高8分钱,前述北京企业人士则告诉记者,他们得到的消息是会提高1毛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