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转型惠农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1 06:54 来源: 经济日报

  9月9日,燕山南麓,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王官营镇施家营村王守才一家6口围坐在自家的院落中,话语中透着喜悦。

  “这几年,俺们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可快哩。”王守才对记者说。

  正在该地蹲点的王官营镇人大主席潘树国打开了话匣子:“燕山南麓矿产非常丰富,山里除了有许多铁矿外,还有大量石灰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的水泥企业就一天天多起来,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这里的水泥厂达到70多家,年产水泥及熟料共计1200多万吨。其中,有31家建有机立窑,这种窑子每年至少向天空排放二氧化硫120吨、粉尘400吨。”

  “自打这些水泥厂投产,村落上空就没断了烟尘弥漫,总盼望着能在不减少自己收入的情况下改变一下生态环境。”王守才对记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潘树国接过王守才的话茬介绍说,施家营村能够彻底改善生态环境,得益于区委、区政府落实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规划,把水泥污染重灾区的丰润区确定为全省重点监控的30个县、区之一。按照要求,全区采取综合措施,在3年之内,全部拆除了落后的72座机立窑,施家营村的31座也在这3年内全部拆除了。

  潘树国说:“政府虽然断了落后产能的后路,但也给了企业转产升级的出路。目前全镇水泥生产企业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转换,比如北方、长城、京城、金盾、富成、日升等6家拆除机立窑的企业就通过政府引导,利用政府给的财政补贴和转产政策,集中土地、资产、资金等生产要素,投资6亿元建设了14条矿渣微粉立磨生产线,现在已经实现了部分投产,在全部投产后,能实现年产矿渣微粉300万吨。采用这种新型生产工艺,不仅能够做到零排放、无污染,而且利润也比以前好不少,仅一家达产就能给财政贡献税收2000多万元。”

  9月10日,记者首先走访转产企业宏润水泥厂。该企业为2008年区里采取节能减排行动首先爆破拆除机立窑的企业。在不见烟尘的产区,厂长窦志刚告诉记者:“在政府支持下,我们开始转产零排放、无污染的矿渣微粉,通过投资3000多万元更新设备,形成了年产30万吨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达4500万元。看起来与过去生产水泥不相上下,但企业年利润比过去增加了1000万元,整整提高了5倍。”

  记者又走访了附近的燕东水泥厂。董事长闫国建告诉记者:“燕东是通过政府引导集中拆除11座机立窑后,利用等量替代方式按国际一流标准建设的干法旋窑生产线,与原来的同等产能的机立窑相比,二氧化硫排放能减少90%以上,粉尘排放比过去减少95%。”

  总工程师范海传说:“新企业所用土地仅为原来企业的三分之一,煤耗比过去下降了15%,电耗下降了30%,水耗也仅相当于过去1/20。在节能降耗的同时,产品质量也提升了一到两个档次,这样一来,企业利润水平比过去翻了一番多。”

  在记者完成了对当地群众和企业的采访后,区委书记曹金华对记者说:“我们近几年坚持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水泥、钢铁企业共计230多家,经济指标在当时确实受到很大影响,但全区每年减少二氧化硫和COD排量分别达到22328吨和18552吨。我们对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最终使全区产业结构实现了转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