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鼓励养老金入市 A股或现大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3 12: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讨论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适当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亦撰文称,“我国应借鉴美国通过“401K计划”,实现养老体系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中国版“401K计划”呼之欲出,其强大的资金资源对于疲弱的股市,无疑是久旱中的甘霖。

  美国1978年实施的《国内税收收入法案》第401条K项条款规定,政府为私人企业和雇员缴纳的养老金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同时,企业提供若干种证券投资计划供雇员选择投资。这一优惠政策激励了人们参加养老金计划的积极性,2008年401K计划的市场份额达8.4万亿美元,成为美国股市最大的资金来源。美国1984年到2008年间的数据研究表明,个人养老账户年底的余额和当年道指的相关性达98%。可以说,养老金的入市是美国出现22年超级大牛市的重大功臣。

  指数逐步走高,长线资金稳定获益,是国内股市各方急切盼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五项社会保险资金累计结余23000多亿元。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中心主任郑秉文测算,这些资金年收益率不到2%,几乎是世界上收益率最低的。

  据估算,到2020年,仅养老保险滚存余额就超过10万亿元。可是,深沪股市却是长期缺乏长线资金入驻,短线投机行为过多导致市场波动过频。上证综指从2001年的高位2245点,走到了上周收市的2497.75点,10年间涨幅仅为11%,远不及银行储蓄收益。作为证监会着力打造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在达到2万亿的规模后也停滞不前,其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正被弱化,稳定市场的作用也江河日下。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推出中国版“401K计划”,有望在养老资金和国内股市之间架起双赢之桥。

  养老金巨大的增长潜力实实在在,关键是要看国内股市能否有落实其保值增值能力。从最初的为国企解困,到现在的中小企业融资潮,20年的中国股市始终是一个以融资为主的市场。近几年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限售股的解禁,以及一些改制上市的国企特别是银行企业的无节制再融资,股市成了谁都想咬一口的“唐僧肉”。

  在国企解困的初期,由于市场流通筹码少,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撬动市场。同时,当时的股票一级市场以国企发行为主,由于国企管理相对规范,可以供投机资本钻的空子较少,闲置资金比较专注二级市场。因此,不少人即便受过的大熊市的残酷洗礼,但也享受到了上证综指涨至6124点,不少股票涨10倍甚至几十倍的大牛市。

  近几年,深沪股市成为少数资本逐利的天堂,最大的利润的来源不在二级市场,而是在股票上市环节。由于新股高溢价发行,策划新股上市、合谋发行定价以及在上市后维护股价,成为一条新的利益链。于是,就有了100多倍市盈率的新股发行,一些公司上市后迅速业绩下降甚至亏损。股票上市后一旦过了限售期,发起人减持往往有数倍的收益。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以二级市场为生的投资者成为弱势群体,连公募基金都不能幸免。在牛短熊长格局下,不少机构也只能靠打“游击”谋生。

  如果要实现养老体系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股市制度的改造首当其冲。一是要规范市场融资行为,让募资成本和上市公司以及中介机构的违规成本形成硬约束。二是要培育股市资源配置功能,形成良好的财富效应,让投资于股市的长期投资者能够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获得高收益,真实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从长期来看,倘若“401K计划”成真,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政策信号。深沪股市即使不在历史大底,也应处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底部区域。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