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就业不能避免裁员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4 06:3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美国银行宣布未来几年将裁减占总员工数10%的约3万名员工,以使其至2014年每年削减50亿美元开支;而稍早前汇丰银行已宣布2013年为节约25~35亿美元支出将裁员2.5万人。就业本来就不景气,裁员潮显然是雪上加霜。
危机后,一些国家因劳动力供给结构未能适应就业需求结构的调整,出现无就业增长现象,就业供给结构适应性调整过程一般需12~18个月。可见,当前各国经济深陷无就业之断续复苏之中,并非严格的市场失灵,而主要源自政策失灵,即旨在刺激就业的政府刺激计划如今变成了新增就业的阻碍。
具体而言,金融危机以来奥巴马政府出台了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大量政府临时就业岗位刹住了失业率攀高之势,但却妨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自调节,导致美国失业率高企和结构性就业缺口无法有效愈合之双重病症。危机带来的严峻失业固然可怕,但会激发失业者和教育机构展开再就业培训以缓解结构性就业缺口压力,而旨在促进就业的经济刺激计划,在向劳动力市场提供临时就业岗位的同时,却把更多的失业者引向政府就业项目,使大量失业者延缓了再就业培训竞争新就业岗位的努力,从而致使美国国内就业市场出现了调整惰性,最终政府提供的临时就业岗位甫一结束,失业率就再度出现快速反弹,而结构性就业缺口则始终未能有效愈合。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奥巴马再次祭出4470亿美元的就业法案,并敦促国会通过的急迫性。殊不知,就业市场配置机制的失灵使奥巴马政府根本不可能指望私人部门提供就业机会解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推行巨额财政刺激计划严重干扰并扭曲了经济系统的市场信号,这不仅使各国经济面临多底衰退走势,而且使经济逐渐丧失了就业引擎。毫无疑问,不论再巨额的财金刺激计划都不可能为失业者提供长期就业岗位,让失业者重新找回稳固工作的还取决于私人部门资本支出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以及劳动力市场对新就业机会的适应性能力。
遗憾的是,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非完全经济性竞争资源方式,使私人部门几乎无法与政府竞争资源,导致私人部门不得不推迟资本支出,从而私人部门投资事实上被凯恩斯有效财政计划所挤出。如当前美国标普500旗下的私人部门虽持有1.2万亿美元现金却不愿资本支出,欧盟的私人部门持有的现金规模也达7900亿欧元左右而不愿资本支出。同时,各国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严重扭曲了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如目前金融市场对风险资产的定价已无法有效覆盖风险资产本身的风险敞口。这导致金融机构谨慎信用创造,信贷紧缩和债务紧缩并未因央行的宽松政策而融冰,金融机构因市场价格扭曲无法有效开展业务,自然导致其人浮于事而不得不裁员以压缩成本。此外,当前诸如谷歌等采取资本支出的公司也大都主要用于并购业务,而并购潮的结果将是大量的裁员。
由此可见,私人部门的裁员潮若作为政府出台新刺激计划理据,对整个全球经济而言将是灾难性的;殊不知,当前私人部门裁员潮和经济衰退,本质上就是政府实施直接财金刺激计划的附属品。因此,当前对各国政府而言,积极有效的就业促进方案是如何为私人部门增加资本支出扫除市场和政策障碍,而非再度直接增加临时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