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企业富则国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6 01:0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企业强则国强,企业富则国富。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存有一批强大的企业做后盾。因此,如何扶持企业的成长,如何为企业的壮大提供良好环境,是世界各国政府的主要考虑目标之一。

  而在强大企业背后,小微型企业则提供了创新基础和繁荣细胞,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培育小微型企业向大企业迈进,各国政府都会在立法、人才及融资政策方面有所作为。我国也在不断探索。

  昨日,在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结束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大连沙河口区,就企业发展中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税负减免及政策支持等问题,与一些企业负责人和职工进行座谈。此间,温总理透露,国家正在制定有关政策,对小微型企业加以支持。他还提到,国家正在研究把小微型企业单独划类,成为扶持的重点。

  今年7月,国家出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首次在市场主体中新增了微型企业,小型和微型企业成为今后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

  8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在吉林也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扶持重心逐步向小微型企业倾斜。

  这些权威信号表明,在我国,小微型企业或将迎来一个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和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好的政策会不会在执行中变形,小微型企业的天花板真的可以打破吗?在新一轮的调控中,会不会又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提前警示。

  按照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的说法,今年1~7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但困难企业更困难,特别是小微型经营困难加剧,中小企业整体利润率不到3%。而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目前,我国4200万家中小企业中,有3000多万家属于微型企业。

  一方面,小微型企业利润薄弱,另一方面,这些企业数量又占绝大多数,它们极大地提高年轻人的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同时,又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力量,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因为本身体量小,在经济周期运转、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收缩中,很容易受到伤害。

  比如,在这次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我们通过超发货币,遏止住了经济的下滑。但这种过度货币化的政策,使我国M2总量达78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M2和GDP的比率高达1.8,而欧元区和美国分别只有0.9和0.6。

  经济的过度“注水”,导致物价上涨势头较猛,流动性的“洪水猛兽”,迫使货币当局不得不通过持续发行央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息等措施来回收。货币“龙头”放松,钱主要流向国企及政府投资项目中,货币“龙头”收紧,中小企业融资又变艰难。有些企业为了生存,甚至要承担20%~50%的高利贷。就是在这一放一收的过程中,倒下的大多是小微型企业。

  这样的循环,在近30年中,不止出现过一次。如何走出这一陷阱,需要我们长远考虑,而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纵观世界各国,对小微企业的最大扶持,莫过于给予其公平的待遇和明确的预期。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都会制定包括类似《小企业法》、《机会均等法》、《中小企业基本法》在内的法律,通过立法的形式,来承认、保护和扶持小微型企业,这为小企业的成长,奠定了法律基础。

  其次,在技术创新和融资服务方面,也会有完善的配套措施。比如在美国,有个“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法,此法规定,凡拨给本部门以外研究与开发费用1亿美元以上的部门,每年必须拨出一定比例的研究开发经费,支持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的目的,则是加强小企业与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大学、科研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先进技术向小企业转移。

  在日本,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基本依赖间接融资,而贷款又以政府出资为多。日本目前有5家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职能包括:为在一般金融机构难以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为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保险和担保。

  在这次大连之行中,温家宝总理说,我们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政策上要一视同仁。因为民营企业是小微型企业、中小企业的主体,它们经营更为灵活。这样的企业我们应该鼓励发展,因为它们对扩大就业、对职工创业,甚至科技创新,都起重要的作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