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那些凝固于静的动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6 01:0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德加曾说,“那些舞者是我画漂亮布料和表现动态的一个载体而已。”正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画廊开展的《德加与芭蕾:描绘动态》,以“动态影像”为切入点,将德加最为著名的芭蕾主题全面呈现

  王蕾

  19世纪中叶,所谓芭蕾,还只是众多取悦富人的娱乐方式之一,芭蕾舞者也大多出身贫寒,社会地位低下,希望通过舞台上的表演供有钱人观赏而达成两性交易或改变人生。而为了以更多细节满足猎奇之心并吸引观众,画家便常常被允许进入排练厅、后台或化妆间“探密”。印象派画家德加就是其中一位,而且是唯一孜孜不倦地表现芭蕾主题的画家。

  在德加的艺术生涯中,芭蕾始终是最重要的符号。有人把德加归为“巧克力盒艺术”的典范——温馨、完美和情感丰富,是“画舞之王”,德加自己却说:“他们称我为舞者画家,其实他们不明白,对我来说,那些舞者是我画漂亮布料和表现动态的一个载体而已。”确实,对德加来说,以静止的绘画表现动态才是挑战,而舞者无疑是最理想的对象。

  9月14日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画廊开展的《德加与芭蕾:描绘动态》(Degas and Ballets: Picturing Movement),正是以“动态影像”作为切入点,将19世纪芭蕾舞者柔弱而灵动的形象,借由德加的素描、油画与雕塑全方位呈现。

  用画笔记录芭蕾

  作为19世纪最令人叹服的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德加在他的“派友”朦胧凝视大自然,钟情于荷花、睡莲与干草堆时,将目光投向了人——一群特殊的人,她们的身体线条、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以及她们细微的神情。

  无论是早期的《排练》(The Rehearsal)、《两个舞台上的舞者》(Two Dancers on the Stage),还是晚期的《俄罗斯舞者》(Russian Dancers),德加记录芭蕾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仿佛音乐绕梁,舞姿翩翩,并可依稀听闻芭蕾鞋尖触地的“笃笃”声。那些轻盈如翼的纱裙,那些高高举起的手臂,那些或低或仰或侧的头,还有那些随时都会旋转起来的脚尖,都在某一个瞬间凝固于画布。

  画面中排练厅里的舞者,大多动作各异,或摆着芭蕾的不同“把位”各自做着练习;或刚完成一组动作后歇息下来,脚和身体松弛在一个只有芭蕾舞者才会有的姿态上;或在紧张地整理舞服随时准备上台。

  1917年9月,德加去世,人们在他蒙特马利的画室发现了大量的素描。以素描打底或为油画作品作前期准备是绘画创作的基本和常用的手法,而德加这些从未公开过的素描,透露了德加如何尽可能地让芭蕾舞姿、舞步在他的画面中“跳动”起来的长期探索和研究。

  德加拥有惊人的记忆力,他那些生动的绘画通常都是依靠速写与记忆在画室中完成。其中一幅《舞者》(Dancer),是德加试图抓住舞者在空中跳跃旋转的瞬间;还有素描是以“连续动作分解”的方式,将手臂和腿部的运动逐步地记录下来,从画面上看,完全就是我们现在用于解释“运动操”连续动作的“步骤分解图”。

  61岁玩摄影

  1837年诞生的摄影艺术,到了19世纪70年代风靡巴黎,随着这一革新的来临,绘画首先受到冲击。敏感的印象派画家纷纷尝试把摄影的观察方法和光影效果引入绘画,这种打破传统束缚的绘画实验,德加做得最为出色。

  印象派第一次正式画展是1874年在菲尔利克斯·纳达尔(Felix Nadar)的摄影棚里举行的。而前卫的“动态影像”在19世纪末期电影诞生之前,在欧洲被一些摄影师和科学家广泛探究。其中英国高速摄影师伊德维德·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和法国人伊特尼·马瑞(Etienne-Jules Marey)走入了德加的视线。当时他们在美国和欧洲推广“连续动作摄影”,比如以连续定格记录飞翔中的鸟的翅膀、跑动中的男人和舞蹈着的女人,分别在德加的日记中被提到。德加的研究者普遍认定,德加那些“连续动作分解图”式的素描,正是受到了他们的直接影响。

  事实上,摄影与德加的绘画似乎一直有着一种“暧昧”联系。比如他那幅《为照片摆舞姿》(Dance Posing for a Photograph),不是在排练厅,也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在一间公寓内,“摄下了”舞者对着镜子双臂高举,脚尖站立的瞬间。而在另一幅表现麦耶贝尔歌剧《恶魔罗伯特》(Meyerbeer, Robert Le Diable)中芭蕾场景的作品中,德加采用了“观众席视角”描述乐池中的乐手和舞台上的群魔。这正是当时照相机技术尚无法捕捉的一种“动态”影像。

  “全景透视”在德加作品中的运用,更证实了德加的创作是如何直接受到摄影艺术的影响。这种宽幅的、以前景为焦点内容,并在画面由外向内展开的构图方式,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作品的张力。

  1895年,61岁的德加终于购买了一架照相机。整整一年,他沉迷于给自己的朋友、模特拍摄肖像。有意思的是,他常常从绘画的艺术高度,不断挑剔照相机的成像效果。他会精心考虑和关注于明暗比例、人物关系和画面呈现的故事。他也请人在他的画室里做摄影模特,拍成的照片又被用来做绘画的摹本。这些珍贵的照片,同样呈现在本次展览中。

  粉彩营造的灵动飘逸

  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德加的创作主要采用粉彩。他自创的叠层粉彩,奇迹般地制造出绚烂艳丽而又飘逸动感的效果,特别能够体现芭蕾蓬松的、色彩鲜艳的纱裙,营造出舞动中产生的“婆娑朦胧”之感。《红色舞裙》(The Red Dancers)、《田野里的三舞者》(Three Dancers, Landscape Scenery)是德加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画面中的舞姿和舞裙似乎融化于粉彩笔触下,飘逸炫动顿生而达到迷人的效果。

  尤其值得惊叹的,是德加后期的《俄罗斯舞者》组画,舞者靓丽的橘红裙装和头饰,衬托于柔和的绿色和湖蓝的背景之下,从衣袖和裙服的摆动中,人们感受其舞步如此轻盈,从舞者柔美的叉腰搔首舞姿中,人们几乎听到了手风琴乐声悠扬。

  这是德加在双目失明前后的创作,很难不让人觉得,这些色彩的舞动发生在艺术家的想象中;也很难不让人相信,受到日本木刻版画艺术影响、受到动态摄影影响,对女性肌体、对芭蕾、对色彩有着独特而深刻理解的德加,画出这些情景是何等自然而然。

  德加色彩鲜亮影像朦胧的画面,凸现出印象派特征。然而,比起雷诺阿的暖色、娴静和甜美,德加的韵律、色彩丰富所营造的灵动和无限空间是独一无二的;比起莫奈的简单、纯净与清新,德加的人物、造型、细节和构图又是多层次和丰富的。

  有人说,德加以其力求新意的大胆,将印象主义的表现拓展到了极致。或许就像巴黎作家埃德蒙1874年在日记中感叹的那样:“德加是一个古怪的家伙,现代生活中有这么多花样,他偏偏挑选洗衣妇和芭蕾舞者……这是一个白色和粉红色的世界,的确是表现那种苍白、柔软色调的最佳选择。”

  图片由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画廊提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