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搂住了"摇钱树" 文化信息资源改变农民生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6 08:4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掌握了信息就等于搂住了‘摇钱树’。”又一茬蛋鸡卖出了好价钱,蛋鸡养殖户赵忠强乐得合不拢嘴。

  赵忠强是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王家堡村村民,他告诉记者,是县电视台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节目帮他解决了难题,让他尝到了甜头。

  2009年初,搞养殖刚起步的赵忠强正为第一批蛋鸡找不到销售渠道而发愁,恰逢村里建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真是及时雨呀,可帮了大忙!”他收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节目得到信息,将鸡卖了个好价钱,成了全村第一个受益人。王家堡村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节目播出以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节目便逐渐成为村民求知识、学技能、求致富的“好帮手”,也成为王家堡村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2008年底,清原被确定为辽宁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程“进村入户”试点县。该县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辖区内山峦重叠,地势高低不平,交通和信息不畅,他们因地制宜,采取了开通专用频道、推送式、VOD点播式、卫星接收4种模式来接收和传输文化信息共享节目。频道包括金农热线、聚焦三农、供求信息、科普之窗、教学园地、知识讲堂、文化艺术、新闻回放、阳光政务、图书阅览、电影欣赏等栏目。

  王家堡村600余户,安装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机顶盒400个,从此,大量丰富的文化信息源源不断地通过电视网络渠道输送到全村。通过这个载体,村党支部结合本村产业特点,有计划地选派致富带头人去大专院校进行培训;组织党员、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先后走出去考察学习,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视野;村里经常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让村民掌握更多的致富本领。他们还依托林业资源,搞林区综合开发,确定了山上栽树、林下种参、山下养林蛙的远近结合的发展模式;针对山区土地资源少的特点,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加大产业调整,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发展香菇产业,使全村成为陆地香菇生产专业村;正在开发建设中的金山石佛生态旅游风景区,已成为红河峡谷漂流配套的旅游精品线,旅游产业的收入成为农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村党支部还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发展清原和合园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园,他们采取公司加农户带基地的运作模式,投资2000万元,占地100亩,建设了标准日光温室20栋及水生植物区、采摘区、生产加工区、办公区等配套设施,从荷兰引进东方百合种球13万粒。产品销往北京、沈阳等8个大中城市,供不应求,当年实现产值289.6万元,净利润98.77万元,平均每个日光温室获利5万元,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86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百姓送去了科技知识,送去了财富,也送去了欢声笑语。王家堡村党支部有效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一载体,组织村民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同时开展了“勤劳、感恩”为主题的幸福观教育活动,引导农民主动创造幸福、感受幸福,不断提高幸福指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