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江森上海涉污:扩张的代价这家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商,已经并仍在继续将中国变成其生产基地,此番涉嫌“铅污染”,会否让其在中国的扩张步伐放缓?艾一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6 08:5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江森上海涉污:扩张的代价这家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商,已经并仍在继续将中国变成其生产基地,此番涉嫌“铅污染”,会否让其在中国的扩张步伐放缓?艾一峰

  本报记者 艾一峰 北京报道

  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等九大部委联合开展的“血铅工厂”整治运动还在继续,重拳之下,近年来在中国大举扩张的全球最大铅酸蓄电池生产商——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下称“江森自控”)亦未幸免。

  9月14日,江森自控全资子公司上海江森自控国际蓄电池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江森”)紧急停产,知情人士称,包括环保、工商、卫生在内的多个部门,都已经奔赴其工厂进行调查。

  本报记者多次致电上海江森总经理李柏青等高管,但截至发稿,李柏青手机一直无人接听,其它高管则拒绝对停产调查一事置评。

  而居住在上海江森工厂附近康花新村的多位居民向本报记者透露,此次上海江森遭到调查的起因是,当地多名群众向有关部门的数次举报。一名参与举报的人士称,近期的体检结果显示,他们中很多人的子女血液中的铅含量高达法定上限的10倍。

  9月13日晚,附近居民聚集在小区操场中相互打听其子女的体检报告结果时发现,部分被检测者的血液铅含量高达每升500微克和更高,而所有测试者都没有低于每升200微克水平的,大多数人在每升300至400微克之间。

  而与居民区相隔仅数百米远的上海江森,则被他们视为导致血铅超标的罪魁祸首。“上海江森的工厂与我们住的小区直线距离不过400米,从暑假期间开始,基本上每天下午都会闻到刺鼻的气味。”一位当地居民称。

  9月15日下午6时左右,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就“血铅事故”作出回应称,确认目前发现25名儿童血铅超标,其中2人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治疗。与此同时,环保部门向上海江森送达了暂停生产的通知,此外,该地区涉铅生产的另一家企业上海新明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也已停止涉铅生产。

  对于上海江森可能存在的“铅污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国内某铅蓄电池生产企业一位高管指出,上海江森的排污超标,很可能是由于产能扩张造成的。“江森近年来在汽车蓄电池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效益的考量,很可能忽略了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5月17日环保部发布整顿通知至今,国内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展开了一轮前所未有的行业大排查,数百家工厂因此停产。但在此过程中,上海江森并未被查出问题。

  本报记者查阅上海市环保局官方网站,在其按照环保部对辖区内工厂信息进行公布的要求下,17家涉铅生产的企业中仅3家处于停产状态。而在17家企业中,上海江森无论是2010年的产量还是危险废物处置量,都位居榜首,分别为3740000千伏安时与1818.976吨。

  不过,在对上海江森的信息公布中,上海市环保局公布的信息显示,该厂的清洁生产情况检查“已展开”,并且,废水排放与废气排放两项均为“达标”。

  “这个公布结果不是自相矛盾吗?明明说达标,为什么还会出现铅中毒事故?”康新小区数名居民如此反问说。

  虽然,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江森这样的涉铅生产大户,监管部门的督查力度理应更加偏重。但一位“考虑到企业的利税,政府对企业的态度是留有空间的,国内这么多个省市,上海不是唯一的。”前述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高管说。

  此外,本报记者从权威机构获悉,上海市环保局公布的涉铅生产企业数量还存在瞒报现象,几乎三分之一的工厂未被纳入名单之中。“上海的涉铅生产企业总数应该有30家左右,没被公布的工厂,大多没有完成合法的审批程序。”一名知情人士称。

  扩张惹的祸?

  江森自控官方资料称,其是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供应商,同时也是领先的汽车混合动力电池系统的独立供应商,占有全球汽车混合动力电池系统市场36%的份额。

  对于这家老牌铅蓄电池生产厂商,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都以“凶狠扩张、大举进攻”等词语进行形容。

  “国内汽车蓄电池市场江森虽然不能稳坐第一,但也是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外国公司。”浙江一家铅蓄电池上市公司高管对本报记者说,“在环保部门的停产检查通知下发之前,江森在上海的工厂基本上都是满负荷生产,即便这样都还是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据其透露,2005年江森自控收购德尔福国际蓄电池公司并将重组为“上海江森”后,其在华业务也开始显露出“凶悍的獠牙”,收购仅两年后,其年产能就达到700万套。

  “当时江森收购德尔福的真正目的是,想利用德尔福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分销渠道和客户资源,有了这个基础后,后面无论是与别的企业合资还是收购,都变得更有底气。”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事实上,江森自控一直在努力扩大产能。

  据了解,江森曾提出在上海扩产,但该要求最终被原南汇区环保局否决了。2008年,江森转而在浙江长兴建了其在中国的第二个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总投资1.58亿美元,预计可年产电池800万套。

  2010年11月,继浙江长兴之后,江森自控又宣布在重庆涪陵区李渡新区建设中国的第三个生产基地,投资1.18亿美元。当时,江森预计,三年内,三个工厂的总产量将超过1800万套。

  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江森自控正在国内选址,拟投资1亿美元再建立一个车载电池生产厂,预计2013年正式投产。“据我所知,(江森自控)此前和武汉方面接触过,至于谈没谈成,就不得而知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2009年,江森自控曾被迫在北美和欧洲关闭与合并了28家工厂,但在此之后,其在中国的投资就不断加大。多位业内人士称,近年来,不少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了大量存在污染威胁的产业,这足以引起有关方面的警惕和重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