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该咋办 群众说了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8 07:20 来源: 经济日报最近这段时间,家住沈阳市沈河区双路社区3号楼一楼的退休职工李成贤就没闲着,他一直盯着自家窗户下那座新改造的给水泵站。因为原来的泵站老化失修,小区居民多年来用的是锈水、浑水。今年,沈阳市把老旧小区自来水泵站改造列入了政府办实事项目,仅双路社区就投入了40万元。
观察了几天泵站运行情况后,李成贤很高兴。他对记者说,因为新泵站有净水装置,他拆了原来自己家装的净水器,“听说用的是最新技术,净水、节能、降噪,都想到我们心里去了。”李成贤竖起了大拇指,“政府这件实事办得好,事前多听听咱老百姓的意见就不会‘跑偏’。”
连日来,记者在沈阳双路、三八南、多福等社区采访时了解到,沈阳市已连续10年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市里换了三届领导班子,但“办实事”始终没变。其间,市、区两级财政配套投入近千亿元,办实事197件,涉及400多个大小项目,逐年为市民解决“吃水难”、“看病难”、“行路难”、“养老难”、“就业难”等诸多“老大难”问题。
实事一办10年,却让政府职能部门愈加感到如履薄冰。在负责全程检查监督办实事工程的沈阳市政府督查室,孙振山主任道出了政府现在有“两怕”:一怕疲沓心理,浮在表面走过场;二怕变形走样,好心办坏事。钱花不少,群众却不买账。
群众也有担心。在三八南社区,居民刘茂英就对记者说,“政府为咱办实事,我们既欢迎又感动,但办实事是管一阵子还是管一辈子?像我们这种‘弃管小区’,政府帮助给添了物业,但就怕前脚刚治好,后脚又乱了。”
实事怎么办,群众才满意?想办好事容易,但好事要办好,得下一番功夫。
就拿刘茂英所说的“弃管小区”来说吧,作为老工业基地,沈阳许多老旧居民区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房屋产权单位或售房单位已无法履行物业管理责任。统计下来,这样的小区全市竟有2696个,涉及160万人口,其中大部分为低收入群体。由于长期“弃管”,小区房屋得不到修缮,基础设施也破损严重,区内常常垃圾成堆、脏水横流,市民要求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强烈。
今年,“弃管小区”治理被沈阳市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算下来,仅屋面防水、更换电线、维修下水等7个大项,就得投资15亿元。这么多钱花出去了,但要让群众说“好”离不开细致耐心的工作。多福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建举了一个例子:老旧楼房外墙要重新做防水、刷涂料,但该涂什么颜色呢?街道和社区这时候就不能怕麻烦。
蹲点感言
群众满意是唯一标准
沈阳坚持为民办实事10年来,有经验也有教训。有一阵子“办实事”是自上而下,办什么,怎么办,全由政府职能部门拍板定,结果许多事办完了,政府觉得挺有成就感,但发现群众“没感觉”。后来沈阳及时转变群众工作思路,自下而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开设民需热线、民生微博(http://weibo.com),网上征集、报刊征集,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入户发放问卷等形式确定所办实事项目,并让群众全程参与项目实施,全程监督项目质量,效果越来越好了。
实践证明,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关键要看是否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真心为群众着想、为群众造福;是否做到了谋划思路向群众问计,查找问题听群众意见,改进措施向群众请教,落实任务靠群众努力,衡量成效由群众评判。判断“办实事”是“民生工程”还是变相的“政绩工程”,群众满意是唯一标准。
他们请施工人员在一面墙涂上几种颜色供居民投票选择,最后多福社区大多数居民选了红色,结果都很满意。
实事办得实不实,群众监督也是关键。今年8月,有居民反映市府大路432号住宅楼改造出现“豆腐渣”工程,单元门入户散水坡的水泥块“用手就能掰两半”。一个投诉使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同时被永久清退。受到这件事的启发,沈阳市将办实事工程首度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明确群众拥有全程考核权和最终否决权。今年沈阳市700个“弃管小区”改造,聘请了700名市民监督员,实行“三级验收”制度,其中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代表具有初验否决权。
办一件实事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一办到底。三八南社区主任苏玲俐在听到居民刘茂英“管一阵子还是管一辈子”的疑问后,告诉她,现在已有了好办法。该社区正在探索实施一套“保障型物业管理”模式,居民仅需每月支出0.17元/平方米的费用,就可以享受较好的物业保障,包括环境清扫、安全保卫、房屋维修等诸多细节。苏玲俐她们定期把“一分不挣、一分不剩”的账单“晒”给居民,让居民放心。
因心中有群众的嘱托,也因为背后有无数双群众的眼睛,沈阳市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也发生了明显转变。沈阳住宅小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宏军说,“我们随时当好全市人民的管家,现在每天从家里一出门就开始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