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06:50 来源: 经济日报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竞争主要靠产品、价格和服务,产品竞争归根到底是质量的竞争。质量好了,才能打开出口渠道或者扩大出口。要在国际市场上把握主动权,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切实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提升质量对于提升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大有裨益。比如,日本的经济振兴,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次成功的质量革命。“日本货”一度是劣质产品的代名词,上世纪60年代,为了振兴经济、改变国家形象,日本掀起了“质量强国”的热潮,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员质量培训,实施了全公司质量管理,首创了QC团队质量改进方法、5S现场管理、质量功能展开和丰田生产方式等一系列质量管理方法。到70年代末期,日本国内已建立了70万个QC小组,有500万名员工参与,有效提高和保证了产品质量,使“日本制造”成为全球产品质量的标杆之一。伴随质量水平的快速提升,日本的汽车、家电、电子、机械、化工产品凭借品质优势大举进入欧美和全球市场,出口总额从1960年的不到36亿美元,猛增到1970年的202.5亿美元,年均增长16.8%,远超同期GDP的年均增长。质量强国战略保证了日本1960年至197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自1960年开始,日本人均GDP相对世界平均水平的倍率一路快速攀升,至上世纪90年代最高达到3.65倍的峰值。可以说,战后日本的经济奇迹,是质量强国的生动证明。

  又如,美国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努力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产品大举进入美国市场,导致美国产品在本土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在汽车行业,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都惨败于日本汽车公司,克莱斯勒甚至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这在被称为“汽车王国”并以汽车产业引以为豪的美国,引起了强烈的震动。美国各主要媒体发起了以“日本能,为什么美国不能”为主题的质量大讨论。1987年8月20日,美国颁布“质量振兴法案”,激励美国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规定每年10月为“质量月”,其口号为“质量第一”。在一系列措施的引导下,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2000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4%,在1993年的国家竞争力排名中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的位置。应该说,质量振兴法案在使美国经济恢复活力以及提升美国国家竞争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如,欧洲经济强国德国之所以在战后快速发展起来,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德国制造”的高质量。二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但随后五六十年代德国快速重建所缔造的“经济奇迹”,使德国重回世界强国之列,令世界震惊。实现“德国奇迹”的动力是什么?根据德国权威机构分析,标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近三分之一是由标准贡献的。目前,德国承担的ISO/IEC秘书处数量达165个,居世界第一,在很多领域占领了国际标准制定的战略制高点。同时,德国的品牌战略也大大加快了“德国制造”在战后迅速重新崛起的速度,在全球确立了“德国品牌,质量一流”的国家形象。

  从上述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质量在国际竞争中举足轻重,是一国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集中体现。近年来,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也纷纷开始大力推行质量促进为主的政策措施,不断培育、提高质量竞争力优势。

  俄罗斯于2003年推出《国家产品与服务质量政策构想方案》,分析了质量在经济、社会、军事、国际、信息、生态等领域实现国家利益的作用,提出了国家质量提升政策,包括推广理念,促进产品与服务质量。巴西从上世纪末就制定实施了“新巴西计划”,包括“工业竞争计划”和“巴西质量和生产力计划”,强调产品的技术、质量、价格的竞争性,强调高、精、尖技术的开发,将信息、邮电通讯、新材料、电子、电器作为开发的优先目标;由司法部、经济部、财政部、计划部和科技秘书处共同组成执行小组,对选定发展领域的产品质量效益、水平进行监督和评价,保证产品的国际竞争性。印度将产品与服务质量视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特别是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印度政府非常重视软件产品质量的控制,积极鼓励软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和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认证。严格的质量控制形成了印度软件的良好口碑,2004年至2008年间,印度软件出口额年均增长33.3%,在欧洲、亚太地区的市场年均增速分别高达51.4%和42.1%,目前印度软件和服务已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现代经济中,质量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基本上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质量竞争。这些年,我国在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相对薄弱。比如在标准上,国际标准现有24229个,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210个,占0.8%。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切实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汽车行业要强化整车研发能力,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轻纺行业要强化环保和质量安全,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

  (作者系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