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捐股推动慈善永续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倪硕

  

捐股推动慈善永续发展
一则关于前世界首富、现世界首善比尔·盖茨的善行新闻日前引起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美国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捐出4200万美元,在贫穷国家盖厕所。盖茨通过他和太太成立的基金会捐出这项捐款。他们的目的是解决穷国穷人上厕所的问题,让他们不再随地大小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盖茨长远的目标是帮助贫穷国家修建的厕所,不但能储存粪便,还能把粪便转变成能源。

  自盖茨从微软引退,将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盖茨奉献给世界的不仅仅是巨额慈善财富,更是一种“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的慈善理念。

  这次盖茨捐巨款在贫穷国家盖厕所,也让我们看到了建立永久型慈善机构对于集中财富做更大的善事的必要性。这对于我国建立健全新的慈善模式,形成长期有效的持续捐助,推动慈善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颇具启示意义。

  “捐股”让慈善更长久

  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同样“做一次慈善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慈善”。

  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简单地把财富分散出去,并不是最优的慈善模式。美国第一代超级富豪“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不仅把全部的巨额财富捐献给社会,更通过设立基金会的方式,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将创立于1911年的“卡内基基金会”做成一个真正的慈善百年事业,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个人奋斗的楷模。

  直至生命结束之前,卡内基都在为社会奉献着他的财富,其捐献总额高达3.3亿美元。在他身后,“卡内基公司”及各项卡内基基金依然在实施他的捐献计划,况且这笔巨款还会不断地增加利息,或赚进红利,实际上他在世界上捐献的数额远大于这个数字。

  在现代社会,上市公司已成为商业主体,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几乎全是上市公司。自然,上市公司的股东们就成为多捐款、常捐献的慈善主力军。捐股做慈善的同时也是一种创新性的制度设计,捐股不仅意味着富人的捐赠活动已从随机性的扶危济贫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更易让善款细水长流成为基金会的长期造血基础。

  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慈善文化在中国古已有之。目前中国慈善事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全社会慈善热潮持续高涨,慈善参与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除了捐钱、捐物以外,“捐赠股票”以其更易把企业家慈善从随机性的扶危济困模式逐步转变为规范化、制度化的公益运作模式的优点,成为一种更具现代意义的慈善模式,推动更多企业家真正将慈善作为一份终身的事业。

  中国的捐股热潮

  许多人认为“捐股”做慈善更多是西方企业家的传统,例如比尔·盖茨2008年承诺捐给名下基金会的580亿美元绝大部分来自微软股票,同样“股神”巴菲特的370亿美元慈善捐款也多以捐赠股票的形式完成。

  其实,真正的“全球捐股第一人”却是中国的牛根生,早在2004年他就创立了“老牛基金会”,并于2005年1月携家人宣布捐赠他们在蒙牛所持的全部股份,其后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分步完成转让。而且,老牛自持有蒙牛股份之日起就没有套现过一股,也从未从蒙牛接受任何期权。也正是这一慈善创举使牛根生成了专职慈善家,与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并称为“全球四大捐赠巨头”。

  除了牛根生,更多中国企业家对于捐股的热情正在迸发。

  2009年,玻璃大王、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德旺即向外界透露将捐出自己持有的福耀玻璃70%的股票,成立以其父亲命名的慈善基金——河仁基金会。3年后,2011年4月,“河仁慈善基金会”由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通过捐赠其与配偶、子女共同持有的福耀集团3亿股股份成立。股票过户当日,总价值人民币35.49亿元。曹德旺的善举,也曾使他成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同样也是在2009年,新华都实业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宣布将以个人出资的形式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资金形式全部为流通股股票,包括紫金矿业、青岛啤酒、云南白药等等,市值约为83亿元。这笔资产约占到陈发树全部财产的45%左右。目前股份捐赠虽然尚未完成,但注资1亿元的“新华都慈善基金”已通过审批,其创立目的就是为了最终完成这笔捐赠。

  捐股献出的是“黄金”

  在曹德旺看来,捐股票是因为“我的股票是黄金”。在过去的20年里面,福耀股票的复合增长率做到30%。“我如果把它卖了,变现捐献它以后,这个钱不知道投资在哪里能够有那样高速的增长。捐股票是两个目的,一是为了不给资本市场带来冲击,稳定投资者的信心;二是为了保证基金会的资产能够有效的保值增值。”

  而在牛根生看来,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援助、社会福利的领域扩展到关爱自然、关爱地球上来——比如,环境是否受影响,我们是不是应该在保护环境上做点儿事情?他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个规划,前半生创造经济财富,后半生恢复和保护自然财富。

  从企业家转型为慈善家的夙愿,更推动牛根生与曹德旺这些新一代的慈善家完成了慈善观念的巨大进步,创造出捐赠股权,成立永续慈善机构的中国慈善新模式。

  中国的慈善事业刚刚起步,对捐股这种新慈善模式的探索更显可贵。同时,干任何事情都需要年富力强,慈善事业也不例外。我们希望牛根生、曹德旺们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专业知识融入到慈善事业中,在后半生中积极地、长久性地参与慈善捐赠,创造更多细水长流、更易造血的慈善新模式,从而确保有限的慈善资源能够更有效地投入到社会事业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