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别让圈钱行为毁了股市生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1:13 来源: 经济参考报19日本报刊发题为《圈钱,圈钱,还是圈钱》的报道,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股市在过去21年里,圈钱行为盛行。相关数据表明,花费4.3万亿元真金白银参与上市公司融资活动的普通股东所获得的分红额不超过0.54万亿元。资本市场成了上市公司最好的“提款机”。
多年来A股“重融资、轻投资、重圈钱、轻回报”的游戏规则早已备受诟病,该报道引发了网民的广泛关注。有网民认为,中国股市是一个多取少予的市场,圈钱和套现是最主要功能,并且对圈钱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危害表达了极大担忧;还有网民则从股市定位的角度提出了遏制圈钱乱象的建议,并对监管部门改进制度设计表达了期待。
圈钱“圈”空投资者口袋
据报道,近21年来,A股市场给予普通投资者的现金分红总额占融资总额的比率不足13%。而如果按照现在3.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以复利计算,21年下来的储蓄回报高达105.9%。
署名“浪迹天涯木婉清”的网民说,投资者对股市骂声一片,总结了一下,最主要原因就是新股越是发行圈钱,股市越是下跌,圈钱越厉害。一级市场上涌现出了很多千万富翁,而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却亏损累累。
署名“伞下丁香”的微博(http://weibo.com)也表示,中国股市的特色就是只圈钱,少分红或不分红。造就的亿万富翁多是卖股就跑路。
署名韩志国的微博认为,中国股市是一个多取少予的市场,圈钱和套现是最主要功能;牛短熊长,参与的投资者都亏损累累。
圈钱行为有损资本市场健康
网民认为,上市公司大肆圈钱,造成了股市生态危机,有损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署名“shaoxuan1230”的微博分析说,重发行轻回报是中国股市的致命伤,没有节制的新股IPO融资圈钱,伤害了老百姓的投资热情。这个市场早晚要还账的。
署名“大刀”的博主文章认为,正是为了让上市公司最大化地融资,沪深股市不仅设置了绝大多数股本不上市流通的股本结构模式(即便股改了,新股首发上市的规模也不足25%),通过人为调控股票的供求关系来抬高新股发行价格;而且新股发行制度始终都是为发行人最大化融资服务。特别是2009年6月推出的市场化发股制度,更是把新股发行变成了圈钱行为。
该博主文章还说,这就导致了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与二级市场倒挂现象的出现,也成就了沪深股市融资额全球第一的“殊荣”,同时也使沪深股市成了亿万富翁的生产基地。而所有这一切都是需要广大投资者来买单的,股市因此而背离经济基本面,表现为弱势震荡、牛皮不振,投资者因此而亏损,皆在意料之中。
遏制圈钱有待制度改进
网民认为,当前的股市定位导致了圈钱乱象层出,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有待政策改进。
署名“威龙V5”的微博说,在当前经济格局和体制环境下,股市定位为企业解困服务,而不是为投资者服务。署名“jialin9367”的新浪网民也说,问题不在上市公司,而在于政策设计和管理。
署名“quaille”的微博说,在国外成熟的股市里,每当股市低迷的时候,新股发行就会大量减少,因为卖方觉得此时市场估值过低不划算。那么,A股市场为何能违背规律,“越穷越生”,将新股发行进行到底呢?究其原因在于A股市场定位错误。高市盈率发行,便于圈钱。
署名“你好牛呀”的博主文章分析说,证券市场开设之初为解决国营企业的困境,以融资为核心应该还是可以理解的,但经过20多年发展之后,证券市场融资有过之而无不及,错误定位没有改变,离正确轨道越走越远,从而最终带来现在市场的困境。作为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考虑这些被融走的钱是否去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用的领域,而不应将融资作为成绩炫耀。
(记者 曾德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