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山东海龙遭降级:来之不易的天花疫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1:1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董云峰 苏蔓薏

  上周,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今年来首例主体信用评级遭调降的公司,在引发市场“地震”的同时,许多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事件不但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打了“预防针”,同时也表明,评级公司在市场中开始真正发挥作用,这对整个债券市场建设是件好事。有降级,有违约,才可能成为一个功能完整、运转正常的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山东海龙被降级事件可以被理解为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一剂“天花疫苗”。

  “来之不易”的降级

  9月16日,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调降至A-,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将存续短期融资券“11海龙CP01”的信用等级由A-1调降至A-2。今年来,债券市场已发生过多起信用事件,涉及广州城投、川高速、滇公路、上海申虹投资和云投集团等多个发行人,但国内评级机构却集体“失声”,唯一做出反应的是中诚信一度将云投集团列入观察名单。

  对正处于艰难时期的中国债券市场而言,这次降级别具意义,无疑为短融债乃至整个债券市场注入了一剂“预防针”,告诫投资者关注信用风险。此外,事件还提醒投资者,目前债券市场的风险不仅仅局限于城投债,也并非只有中长期债券才有可能出现问题。

  另一方面,对饱受误解与诟病的中国评级业而言,联合资信的降级决定,无疑为整个行业挽回了些许颜面。

  “本来市场都不怎么相信评级公司的评级的,市场给出的收益率有时跟评级不相匹配。”一券商债券分析人士表示,如果评级公司能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评级就能真正反映公司的偿债风险,与市场利率相符合,就能真正体现出评级公司的作用了。“我觉得对评级业来说是好事,有望增强评级公司的公信力。”

  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债券市场而言,由于债券的种类繁多,发行主体多样,信用评级可以为投资者揭示不同债券的风险水平,为不同债券的市场定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但是,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公司给出的评级过于单一化,可谓“千券一面”,在一些短期品种上,大多数获得的都是最高信用评级,无法反映不同企业的信用差别。而机构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依赖的通常是自己公司建立的内部评级体系,至于外部评级,“也看,做个参考,主要还是根据我们内部的评级。”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债券投资人士透露。机构投资者有能力作出自己的评价体系,但是对于广大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只能根据独立的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来作投资参考,目前在交易所债市上,个人投资者参与日益增多。

  在“7·23”动车追尾事故爆发后,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给予铁道部短期融资券AAA评级,引爆了社会各界对中国评级业的漫天质疑。

  根据本报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获得的数据,过去三年,在债券发行人跟踪评级中,累计有388次评级上调,仅有13次评级下调,上调比例超96%。(参见本报8月23日报道《中国评级业怪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此举“显示了评级机构的独立客观,相信这样的决定顶住了很大的压力”。

  容忍违约和垃圾债

  然而,遗憾的是,这次山东海龙的降级仍显得“姗姗来迟”。这和目前的市场排斥降级和违约不无关系。事实上,山东海龙陷入经营困境由来已久,该公司早在今年6月初就证实接受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但一直到6月24日才被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山东海龙在8月22日和9月2日还对重组事宜进行了公告,但联合资信的这份降级公告的落款日期是9月15日。

  评级行业的问题由来已久,不单中国独有。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就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人们指责它们“推波助澜”、“火上浇油”,加剧了金融市场波动,而缺乏真正的前瞻性和预警作用。还有人进一步反思评级机构向发行人收费的业务模式。

  就中国评级业而言,又有着更多的尴尬,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低评级的发行人和债券往往受到“歧视”。监管层出于风险防控考虑,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设置门槛,限制低评级债券的发行流通,这有助于减少风险,却严重扭曲了评级和定价机制,最终导致评级上调成为“常态”,市场自然很难认可这样的评级结果和评级机构。

  诚然,无论是中国债券市场,还是评级业,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中国债券市场的成熟,需要投资者理性对待信用评级的调整,更需要允许信用违约和垃圾债券的出现。有降级,有违约,有垃圾债,一个市场才可能成为完整而有效的市场。

分享更多
字体:

滚动新闻其它文章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