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湖北省:博物馆里人气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8:5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40幅油画精品、32场专题艺术讲座,汇集了那不勒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9月8日,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微博(http://weibo.com)上,一则该馆即将举办《重返巴洛克那不勒斯的黄金时代绘画展》的资讯迅速被广大网民关注,不过一上午的时间,就有3000多名网民浏览、转载、点评。

  在武昌一家传播公司上班的钟声就是关注者之一,她告诉记者,因为单位离湖北省博物馆比较近,所以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溜达”一圈,“一周至少要去两次”。

  钟声是幸运的,因为在2007年11月之前,湖北省博物馆实行门票制,成年票30元一张,按照她每周参观两次的频率计算,每月至少要240元。钟声说:“我倒没算过这么细的账,不过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前,确实很少去。”

  而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系08级130余名师生几乎是逢展必去,该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李晨告诉记者:“我们班同学几乎把这当作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包东波介绍说:“免费开放以来共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400万人次,年均观众量140万人次,是免费开放前年观众量的7到10倍。免费开放后,本地大学生、社区老年人、低收入人群、海外来宾和团体观众增多。”

  “观众结构的多元化趋势,表明湖北省博物馆正被各类社会群体所关注。湖北省博物馆已经从单一的文物展示单位转变成为社会公共活动空间和艺术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政府有能力、有责任让更多的纳税人享用公共文化资源。湖北推出省级博物馆免费开放,让人民群众观赏到一流的文物,是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好事。

  “以前博物馆要分一些精力来搞经营,免费开放以后,有了财政支持,博物馆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提升服务水平,给市民最大文化享受上来。”包东波介绍,“如今,我们像打造精品剧目一样打造我们的展览,除了12个基本陈列展,我们通过不断引进高规格的临展,做到常展常新,常看常新,让普通市民在本地就能欣赏到世界各地顶级文物和艺术资源。”

  近年来,湖北省博物馆推出了《圣地西藏——最接近天空的宝藏》等30多个临时展览,其中《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馆藏珍品展》的参观者有近40万人次。而即将推出的《重返巴洛克那不勒斯的黄金时代绘画展》和《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雕塑、绘画展》更是文物与艺术的饕餮盛宴。

  湖北省博物馆曾进行多次抽样调查,九成以上的观众对该馆免费开放后的服务表示满意。“除了各种规格的展览吸引观众,把服务体现到细节,也赢得了市民的满意。”包东波介绍说,“免费开放后,省博在改善参观条件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我们精心设计了镇馆之宝、曾侯乙墓展和编钟演奏等多条参观线路,如影随形的志愿者、讲解员为观众释疑解惑,设置的母婴护理室、残障人士服务区等解除了特殊观众的后顾之忧。”

  熊珣是湖北省博物馆咨询组组长,她说,免费开放前,他们组16名成员专门经过了一个月的严格培训。如今,他们主要负责为参观者提供前台咨询;为观众办理中、英、日、法四种语言语音导览系统的租借;免费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提供轮椅和童车,引导特殊观众进母婴室休息等多项服务。

  胡微是湖北省博物馆的讲解员,博物馆内12个基本陈列馆,上千件在展文物的详细资料、历史背景,她都烂熟于心。她告诉记者,每天至少要接待3到4批观众,而一次讲解要花2小时。免费开放后,参观人数剧增,为了弥补讲解员的不足,博物馆不仅配备了语音导览设备和无干扰讲解器,让所有观众需求得到满足,而且招募培养了400多名志愿者讲解员。

  据了解,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非常重视,今年将投入5300万元对编钟馆进行改造;投入1000多万元对展柜、灯光等进行更新并引进多媒体、声光电等高科技进行布展并增加体验式项目;还将启动省博物馆三期扩建项目,建成后,省博物馆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0万平方米,文化惠民功能将得到极大的飞跃和提升。

  (责任编辑:曹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