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交易所岂可“大干快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08: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各地掀起了一轮建交易所的热潮,不但一些中心城市在建,一些地级市甚至县级市也在建。这些交易所的性质也五花八门,交易品种更是包含了艺术品、农副产品、稀贵金属、林业、股权、金融资产等各种类型,交易方式则是期货、现货样样都有。

  今年以来,各种名目的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交易标的也远远超过了正规期货市场上的交易品种,一些正规期货交易所研究多年但是还未推出的品种已经在这些交易所堂而皇之交易了,有些交易量还很大。

  某家号称现货交易所的“交易所”,进行的是多空双向、有杠杆的保证金交易,但它每天达成贸易协定并且转移物权的交易却接近于零。一些所谓的“现货连续交易”、“做市商制度”、“份额交易”等“创新”交易方式也在这些“交易所”登场,但是对应的监管规则却漏洞不少。

  这样的乱象,在曾经火爆的大宗商品电子盘市场上似曾相识。遍布全国的超过200家的大宗商品电子盘市场在接连曝出携款出逃、穿仓等风险大案后,终在去年受到七部委联手整顿。从现在“交易所”大干快上的劲头看,他们又回来了。

  市场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就像先有地摊后有集贸市场再有超市一样,现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有期货市场,市场发展到更高阶段才会有全国性的、全球性的交易所这样的市场。

  如果各地自发生长的“交易所”把业务严格限定在现货交易,那么他们对于整体市场来说是一种有益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他们打着现货交易的牌子,进行变相的期货交易,那么这种做法对于市场来说是一种扰乱,更不用提他们那些漏洞百出的交易规则后面隐藏着的巨大风险了。

  以上面提到的那家推出“现货连续交易”的机构来说,现货交易最根本的是货物易主并且缴税。这家机构产生的交易交割比率基本为零,也就是说货不易主而且并不缴纳任何贸易税,显然不能算作现货交易。

  交易所作为市场组织者,需要有能力对风险进行严格防范和控制,正规的商品期货交易所也好,证券交易所也好,除了在制度上有完善的保障,还有着处置风险的能力和措施。但是现在不少“交易所”区区几千万元的注册资本、几个管理人员就敢于推出“做市商”交易,如果风险发生投资者将血本无归。

  正规的期货市场归证监会管,但是游走在监管缝隙里的这类“交易所”却很难找到监管者。

  从治理上看,短期内去年七部委联手整顿大宗商品电子盘市场的做法可以借鉴,当时提出的“禁止新设市场和新上品种”、“禁止自然人和无行业背景的企业入市交易”、“禁止代理业务”、“规范保证金缴纳形式”、“限定每个交易品种和每个交易商的最大订货量”,每一条都直指市场弊端要害之处。

  从长期看,应在法律法规方面对此类市场进行严格的定义和规范,当务之急是加紧制定推出期货法,对变相期货的定义进一步完善。

  (责任编辑:华青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