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A股颓势倒逼发行降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14:03 来源: 新闻晚报

  据新华社电

  16日创业板新股隆华传热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这是创业板近3个月以来再现上市首日“破发”。今年以来,包括新股以及增发股票,频频出现“破发”。

  二级市场表现低迷是“破发”的直接原因。而为了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融入资金,发行人纷纷自降身价。业内人士认为,在A股缺乏人气的大环境下,“破发”压力实际上也是在倒逼一级发行市场回归理性。

  财汇金融分析平台统计,截至9月17日今年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218家已经进行再融资或计划再融资。这其中,非公开增发占了绝大多数,有203家上市公司选择了非公开增发。今年以来A股股价持续震荡下行,导致多只股票跌破增发价。今年已经有130家上市公司完成了非公开增发,然而以复权价格进行比较,截至9月16日收盘,48只低于增发价,接近总数的四成。

  虽然受到二级市场股价影响,一些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上市公司融资意愿不减。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同时推进的项目就有五个,都是一些短期类的直接融资项目。

  根据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增发申请获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应在六个月内发行证券;超过六个月未发行的,核准文件失效,须重新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方可发行。这一规定让今年以来获准再融资的上市公司面露难色。要么想方设法提振二级市场的表现,要么就得改变增发计划。

  实际上,为了适应二级市场的变化,一些已经发布预案的上市公司纷纷通过调低增发价格下限、削减发行规模来缓解矛盾。

  除上市公司自身面临增发缩水的风险,频频“破发”也增加了承销商包销风险。无论是新股首日“破发”还是增发“破发”,都是股票市场回归理性,新股发行价回归基本面的表现。“新股上市首日涨幅降低,甚至‘破发’,肯定会传导到定价环节有利于抑制发行环节存在过度投机性带来非理性行为。”上述保荐人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