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以孔明的智慧发掘中国市场商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15:00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记者 许静 实习生 李隆洁

  “世界500强在”

  ①日产

  广东

  特别策划

  中国入世10周年

  东风日产总经理松元史明去年4月刚接受任命来到广州,他位于花都的办公室还显得有些空旷。在他的窗台上,摆了一排富有中国特色的装饰品,其中一座一尺来高的金色诸葛孔明塑像和一把在中国象征着商业智慧的算盘颇为显眼。记者和松元史明的对话,就从这个中日两国都非常熟悉的智慧化身延伸开去。

  松元史明将孔明式的智慧理解为“知识、洞察力和判断力”。对他这个从西班牙来到广州的日本人来说,从欧洲汽车市场初次转向中国汽车市场的掌门人这种智慧体现在对当地市场的观察和了解:“要到市场去听听消费者的心声,多听听意见。现在我也是每个月到一个地方市场去看看,我来中国一年多了,去了三十多个地方。”

  对于广州,在松元史明看来,虽然也是一个汽车工业城市,但是它同过去的一些发展汽车工业的城市相比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它不是以一个汽车公司为核心发展起一个产业链,而是同时有好几家大型的公司,其发展在竞争中起步。“在这样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当中,我相信广州的汽车工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而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松元史明则有更多的期待。“特别期待能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又给人们创造机会的环境当中,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会越来越好”。

  记者专访

  访谈嘉宾:东风日产总经理松元史明

  羊城晚报:作为世界500强的企业,对于进入中国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

  松元史明:日产与东风汽车是在2003年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的,只有短短8年时间。

  日产进入中国是必然的,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日产作为世界品牌,在全世界开展事业,中国是最大市场;第二,中国是成长非常迅速的市场,与欧美日不一样,日产必须将工厂设在这里才能使得日产在中国的营销手法、企业管理本土化;再次,我们认为中国市场今后将变得更大,我们进入中国本土将有助缩减研发等方面的费用,目前中国销售数量占日产全球的24%,进入中国市场,直接针对中国市场做投资,有助减少我们的费用。

  羊城晚报:日产的合资厂为什么会选择放在华南地区(广州)?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松元史明:当时考虑主要是华南汽车产业基础较好,有较好的产业链,供应商合作比其他地方更为方便,这也能为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花都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包括土地准备、投资上的支持,以及有很多的服务工作。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当时日产与东风合作,而花都这个基地就是由风神汽车已有的载体基础上继续发展的。

  羊城晚报:广东近年来一直倡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核心技术、上下游服务业的引进。请问日产在广东未来是否会加强研发、营销方面的投入?

  松元史明:我们花都生产基地已经建立了我们的研发中心,其实随着中国市场比重越来越大,日产也不断地向研发加大投入。新阳光、新骐达,都反映了中国市场顾客的喜好,针对中国研发的,并向全世界销售。

  事实上,汽车的研发是一个非常长的链条。日产以前前期研发都是在日本做的,但现在花都工厂的研发已经能渗透到前期。我们新推出的“启程”品牌,就是从研发到生产都是在花都完成的。我相信随着我们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后,日产品牌会有更多的花都研发的身影。

  编者按:羊城晚报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之行,暂告一段落。

  在采访中,几乎每一个世界500强企业总部的负责人都向记者强调,在他们的全球版图上,广东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战略要地。他们为何选择广东?优越的制造业基础、产业配套能力,基础设施,市场辐射能力都不可忽视。

  统计显示,近五年间,在广东省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来自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企业新设项目64个,占世界500强新设总量的31%。

  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发展现状如何?他们得到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羊城晚报记者继续走访,带您走近这些在广东的世界500强企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