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机会均等民企方敢赚慢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20:07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问策中小企业突围”系列评论之三
前不久,南方航空最牛机长的一句狠话“跟央企玩,你玩不起”令人大跌眼镜。话虽非针对民企,但弦外之音足以让许多民营企业家“联想”得心惊肉跳。
北京大学光华学院原院长张维迎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与国有企业竞争,民企就像大臣与皇帝在下棋,能赢也不能赢——想想看,赢了皇帝,日后麻烦能少吗?
说起来,民企陷入今天的发展窘境,内外部的原因很多,国人大都能说上几条,如民企重利润、轻市场,投机赚“快钱”,不顾道德、法律底线,铤而走险等。但我们要说,为民企制造了上述短视行为的外部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归纳起来主要是两大“不均等”。
一是融资机会不均等。
尽管各银行都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但大家都知道它有“聋子的耳朵”之嫌。也因此,民企融资难的问题喊了多年,收效甚微。尤其是现在,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后,一些民营企业不仅经营受困,还面临生死选择。
因为民营企业的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紧货币政策影响最大当然会是中小企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银根收紧之后,银行首先压缩的是中小企业的贷款。人力成本上升加上原材料上涨,企业经营情况势必受到极大的影响。
再加上外贸企业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下,利润不断降低,政府相关部门又缺乏及时的扶持政策跟进——有专家形容,一些民企融资难已到了“难于上青天”的地步了。
二是发展机会不均等。
大家知道,有些国企的利润里潜藏了大量的机会成本,如优惠的土地、贷款等,而民企要想得到这些优惠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有时候花了大钱也得不到)。
此轮新疆大开发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毗邻乌鲁木齐的阜康市(县级市)吸引了近千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资金大都集中在资源型开发领域且资源价格极低(煤价15元/吨,沿海地区煤价已近千元一吨)。他们中有中泰化学、华能、河南神火等国企,上规模的民企仅有浙江德力西一家。
当然,这并不是地方政府有意为之,但民企这几年发展缓慢已使它们没有能力跻身其中了。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均等。如,有的国企赚了钱,实际上是政府直接把项目给它做;国企还享有其他优势,如对政策信息的不对称获取和影响决策的话语权等。
这正应了社会上的一个调侃:民企就像搭乘了一辆不知开往何处的汽车,不知何时会到站,也不知是否会稀里糊涂地被赶下车来。
其实,众多的民企如果死掉,国企的风险也就真正来了:企业生态链被严重破坏后,它们将独自面对国内外的市场风险,转嫁成本的对象与成长来源也将因此不再。
破题之处就在于“机会均等”:管住有形之手,信民间、信市场,在大项目上多关注民企的作用,减少企业负担让民营企业有缓气的机会等——源头自有活水来。
否则,也只能继续“嚼白菜帮子的给吃鱼翅的埋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