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内蒙古反梯度发展的前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20:07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本报记者 赵永厚

  当年谈发展言必称“梯度理论”,然而,时易事移,被列入第三梯度的内蒙古却反其道而行之,越过许多第二梯度省份,连续7年GDP增幅第一,2010年全国GDP排名第17位,比北京仅差两位,比天津靠前3位。这样的“神话”彻底颠覆了“梯度理论”。

  如此“反梯度发展”,却是为何呢?

  那就必须从“梯度理论”产生的前提谈起。首发此理论之滥觞之际,正是中国改革开发之初,沿海地区因为得地利之先,能够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相对充分地衔接,占尽优势。

  也就是说“梯度理论”的命门是“外需”,欧美市场发展越快,进口中国产品越多,沿海经济越发达,反之,则衰退。正因如此,当数次金融危机轮番上场,欧美经济萧条不前时,沿海地区出口锐减,经济遭遇重创,再加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逐步升高,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只能是连连叫苦。

  与外需相对减少相反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累,却让内需逐步增加,比如房地产及其产业链上的产品、能源及其产业链上的产品、汽车及其产业链上的产品、轻工产业及其产业链上的产品。此种内需的核心是“资源”(笔者在这里主要指非能源之外的其他资源,比如旅游资源、农牧业资源等,以下相同)、“能源”。由于有了强劲的“内需”,也就产生了内蒙古的反梯度发展。

  提起“资源”和“能源”,内蒙古人如数家珍:“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是煤”;“粮食产量全国名列前茅,畜牧业牛羊出栏率全国名列前茅”。实际上,内蒙古资源、能源之丰富,远远超过这一概述。内蒙古的煤炭储备量和生产量都是全国第一,稀土储备量和生产量全世界第一,铁、铜、金、银等金属的储备量和生产量全国名列前茅,石油、天然气的储备量和生产量也相当可观。因此,内蒙古一直被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来建设,GDP增长基本靠能源性工业。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反梯度发展让人难以服膺。

  内蒙古的决策者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并不想走“被诅咒”的能源经济的老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能源、食品、装备制造业、煤化工等支柱型产业,利用资源和能源积累资金,再用积累的资金做能源的高附加值精深产品。

  以食品业为例,内蒙古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早年却只能充当河北、山东等其他身份的肉、奶原料供货商,而如今却拥有了蒙牛、伊利等大型上市公司,呼和浩特甚至被冠以“乳都”的称号,食品业占了全区GDP的10%左右。

  在内蒙古,能源的精深开发也日渐加强,除了以全国输送量第一的形式外送他省火电之外,煤化工产业也渐渐做大。按照自治区发改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在呼包鄂沿黄经济带,加大煤化工产业发展,覆盖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通辽等地。按照该规划,到十二五末,煤制油的生产能力将达1000万吨,煤制天然气生产能力将达300亿立方米。

  内蒙古需要反复学习一个朴素的道理:把丰富的资源和能源尽量做到附加值最大化,在强大的内需市场上“卖个好价钱”,这样的“反梯度发展”才有技术含量,才堪称为楷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