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四大银行存款骤减 揽储大战一触即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3 19:46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随着国庆节小长假的临近,一直在盘算着如何进行投资理财的王女士终于决定,将家里的银行存款全部取出,趁回老家休假期间,在淄博市好好考察考察,看有没有合适的商铺去做一下投资。

  “实在不行,就放在自己亲戚所开的一家担保公司里,坐吃利息,反正无论如何都比放在银行里的收益高。”王女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数据显示,有王女士这样的想法并已采取行动的储户越来越多。进入9月份,流出银行体系的存款呈现出加速的趋势。仅9月的前15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较8月末减少4200亿元左右,出现罕见天量负增长。

  “在9月份的宏观数据还没有出现之前,很难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可能是外汇占款降低、热钱流出的影响,也可能是其他银行争夺存款造成的。”东方证券银行业高级分析师金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表示,银行存款负增长的主要原因还是与人们在负利率时代、积极寻找多种投资渠道有关。比如,现在理财产品的发行一直比较火暴。

  虽然经过几次加息,目前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已达3.5%,但与高达6%左右的CPI涨幅、2—3分的民间融资月息以及突破7%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相比,银行存款利率对储户已逐渐失去吸引力。

  当存款纷纷被储户“搬家”后,银行存款递减也就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央行近日发布的8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962亿元,同比少增3736亿元。而此前7月份的人民币存款减少6687亿元,同比少增8166亿元。

  在股市低迷、楼市被限的情况下,理财产品、民间借贷、收藏品等领域成为存款“搬家”后最主要的去处。其中民间借贷甚至高利贷市场,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分流储蓄的主要领域。

  据悉,高达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10倍以上的收益甚至让银行内部人士都心动不已。现在有些银行内部人士不仅将自己个人的存款交给担保公司去放高利贷,而且将银行信贷资金通过一些手段变相加入到民间借贷市场。

  但金麟认为,存款流入民间借贷并不会对银行存款构成威胁,因为民间借贷最终还是会流向企业,在银行系统内循环。“它只是个人存款变为对公存款的一个过程,不会对银行存款总量有所影响。”

  在存贷差依然是国内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时,存款的数量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生死存亡。金麟分析,“存款的减少对银行的流动性会有负面影响。目前银行一方面要交存款准备金,另一方面存款流入又在减少,两项相加的话对银行的压力会比较大。”

  金麟指出,但在目前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做出的选项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在短期内,只有通过加大吸储力度来调整。因为毕竟存款是银行的外生变量,银行只能被动适应。

  存款的显著减少、75%的监管红线已经让银行保持正常的信贷投放非常艰难。为了能吸收资金,很多商业银行不得不加大存款吸收力度,有的银行甚至将存款列为考核客户经理业务考核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指标。

  业内人士透露,随着三季度末临近,在美化财报和时点考核的双重压力下,银行高息揽储现象将有所抬头。比如,多家股份制银行已经提前预定了9月最后一天的存款规模,在正常利息之外,承诺给予的返点回佣高达千分之三左右。

  鄂永健预计,在银行“揽储大赛”的努力下,各银行一定会在本月底考核时点到来之际,迅速填补上半月欠下的存款缺口。而且随着物价的逐步回落,未来银行存款负增长的现象将会有所缓解,不会愈演愈烈。

分享更多
字体:

财经要闻其它文章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