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宗交易火爆_资金折价套现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01:0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程亮亮

  在A股市场连续下跌的阴霾中,市场上的流动性极度紧缺,大宗交易平台也开始在今年以来变得火爆。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已经累计成交1398笔,而去年同期该数字仅为660笔。

  大宗交易笔数创出年内新高

  三季度以来A股市场不断创出新低,资金套现的欲望并未因此减弱,反而愈演愈烈。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大宗交易市场就日渐火爆。今年一季度两市共计成交1045笔大宗交易,将季度大宗交易带进千笔时代。随后的二季度市场持续震荡,大宗交易继续升温,达到1209笔。而该数据到了三季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截至《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稿,三季度还剩一周的交易时间,累计成交的大宗交易数量已经达到了1398笔,创出年内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同期,大宗交易的数量只有区区660笔。按此计算,三季度以来的大宗交易已经同比增长112%。

  而记者仔细查阅今年以来大宗交易的个股名单发现,金融类个股的身影开始不时出现。仅以今年三季度为例,中信证券(600030.SH)就曾出现过三次,且其中两次均为溢价交易。而唯一的一次折价交易出现在7月14日,由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买入,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瑞银证券总部卖出。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很可能为QFII之间的对倒操作,毕竟中金公司淮海中路营业部是有名的QFII大本营。

  同为金融股的广发证券则更是大宗交易平台的常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以来广发证券(000776.SZ)就共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22次,无一例外均为折价交易。此外国金证券(600109.SH)、光大证券(601788.SH)也有不同程度现身。

  资金套现欲望强烈

  众所周知,在大宗交易平台上交易的双方通常都为大资金。除去传统意义上的大小非之外,机构投资者也经常利用这个对二级市场波动影响较小的平台进行一些对倒性的操作。但是无论如何,大宗交易的升温表明市场上真的很缺钱。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初略统计发现,三季度以来成交的大宗交易中,八成以上均为折价交易。“今年以来的大宗交易火爆,这是在情理之中。”沪上某家专门从事大宗交易服务的公司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是以折价交易为主,很少出现溢价交易。因为大家都急于套现,未来的市场走势看不清楚。”

  据上述人士介绍,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部分需要套现的人会选择溢价交易,或者等到市场更好之时才出售。但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让不少持有人都选择尽快出手,所以大宗交易持续升温。

  而沪上某大型券商分析人士对记者也表示,大宗交易平台火爆通常都伴随在二级市场的高点或者低点。高点之时,大宗交易平台是套现最好的平台,多为溢价交易;而在低点之时,通过二级市场套现更为稳妥,但是多选择折价交易。而部分机构选择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进行一些调仓或者对倒性的操作,该人士称,“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这样操作对于二级市场股价影响较小。但是从今年三季度以来交易双方的席位来看,这种做法依旧较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