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基、债基、定投全线溃败 基金、基民步步惊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01:3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李新江 魏玉卿
股市大跌,基金近乎全线溃败,行业乱象丛生,截至昨日(9月23日),655只开放式基金(非QDI、货币)今年以来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1.67%,仅6只债券型基金取得正收益,偏股型基金全军覆没,单只基金净值跌幅最大的达到了28%。
基金业绩不佳令基民“痛心疾首”。行情不好,基金业绩难有起色,导致投资者不愿买基金,基金销售由此陷入困境,一条恶性循环的链条随之产生。本组基金熊市底部生态图将为读者呈现基金行业恶性循环链条上的烦恼众生相。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全面溃败,牛熊交替中还对基金经理有最后一点信心的投资者备受煎熬。
银河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股票方向基金全线亏损,净值增长率低于-20%的基金有近30只之多。其中,标准股票基金净值平均亏损13.55%,普通股票基金净值平均亏损14.26%;标准指数基金平均亏损11.37%,增强指数基金平均亏损10.26%。
其中股票仓位上限为95%的偏股基金亏损13.04%,上限为80%的偏股基金平均亏损为11.64%。灵活配置基金中,上限为95%的平均亏损11.64%,股票上限为80%的灵活配置基金净值平均跌幅为11.38%。
一直被奉为稳定收益类产品的债券基金,今年以来全面报亏,截至上周末,普通一级债基平均净值跌幅为3.99%,普通二级债基为4.94%。这样的跌幅大大超出了投资者的预期。
而本周的下跌正在将这一亏损继续拉大。数据显示,仅三季度以来,九成左右的基金已经出现净值亏损,净值折损超过10%就有200多只,三季度基民资产大规模缩水几成定局。
定投的苦恼:梦见绿油油的股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李先生是某国企单位的中层干部,30岁出头,看上去意气风发。他从去年1月1日开始做基金定投,李先生选择定投的两只指数基金是国泰沪深300和华夏沪深300。
在定投刚开始的第一个月,李先生选择买华夏沪深300指数,不过1.2%的手续费让他觉得有些贵,紧接着第二个月,便将大部分钱转投了国泰沪深300。
去年年初,李先生开始定投的时候,上证指数还在3200点附近一带,一年下来,个股起起落落,难以把握,但好在指数变化不大,尽管也是略有负收益,但和买股票型基金来比,也算稳定了,从他自己所能涉及的信息判断来看,股市向好是大概率事件,只要股市长期上涨,他定投的这两只基金跑赢CPI甚至取得可观收益都问题不大——至少他心里是这样盘算的。
不过,到今年下半年,上证指数先是跌破2800点、接着是2700点、再是2600点、到2500点,如今2400点也已经岌岌可危。李先生定投的苦恼也随之而来,截至本周四,他的银行账户上华夏沪深300亏损了20.43%、国泰沪深300亏了接近12%。
自从股市“一泻千里”,李先生定投的指数基金毫无悬念地随之下跌,看着账户上每天减少的净值,他越来越坐不住了——他计划补仓。他每天到单位的第一件事情已不是先收邮件,安排自己这一天的工作,而是先浏览财经网站,看看有什么影响股市走势的新闻发生,同时还多了一道工序,那就是再看看隔夜美股的收盘情况。股市的起起落落,让李先生的心情也跟着跌宕起伏。
每月9日是银行扣款日,这天也是公布上月宏观数据的日子。现在的他对数字也变得敏感起来,CPI、GDP、存准率、利率他都能准确说出,但凡能引起国内股市波动的一切相关信息,他都不想错过。
下班回家后,他也没闲着,晚上要看与股市相关的财经新闻,看看股评家和分析师对后市的分析,根据网上、电视上的信息来判断自己何时该补仓,然而股市的步步下跌,已逐级跌破他预设的补仓心理点位,当上周两破前期低点时,他终于忍不住进行了补仓,不过本周股市的进一步下跌,2400点也摇摇欲坠,这又让他陷入了补仓后的苦恼。
“晚上做梦,梦里都是一片绿油油的股市。”李先生有些郁闷。他本想着基金定投是“懒人”理财方法,但这一年多以来,股市的下跌也同样令他苦恼不堪,现在每天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少。他说:“基金公司宣传时一味说定投是如何稳当,但事实并非如此,而且更令人感到郁闷的是,对于很多像我这样的人来说,根本不知道市场波动时究竟是该补仓还是不该补,我注意到,基金天天说‘市场底部来了,估值低’,但何处是底呢?”
还有“80后”的李小姐,也同样陷入了定投的苦恼,她从去年4月份开始基金定投,每月定投兴业社会责任基金,到现在一年半下来,李小姐的银行账户已亏损了7.35%。她告诉记者:“股市行情不好,这只基金定投这么久还没分过红,准备换一只。”
债基也大亏:基民房资被套
定投不能救基民于水火,一向以稳健著称的债基也同样让基民苦受煎熬。
“买的时候你们说债基能够保本,才3个月不到就赔了1万多元,出事了你们又不管,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正在跟银行理财师聊天的记者,听到隔壁理财室里传出一阵喧哗,便草草结束了交谈前往“围观”。
争端源自某大型基金公司的一只次新债券型基金。该基金原本是理财经理作为保本产品推荐的,谁知道3个月就让投资者赔了10个多点,令刚在股基中赔了钱的当事人L先生更为愤慨。
用银行理财师的话说,原本工作日前来咨询的基民就不是那么多,更何况现在市场这么差。随后记者寻隙和L先生聊起来。
“半年时间就赔进去2万块,以我之前的收入水平,一年时间统共才赚两万多块!”提起今年的投资,L先生就痛心不已。
2008年底,L某和在大学认识的女朋友从南方来京发展,虽然毕业于经济系,不过L先生固执地选择了一家影楼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女朋友则在某广告公司做一些策划和文案类的工作,当时两人月薪合计不到5000元。
面对高昂的房价,以及房价将下跌的预期,两人决定先将部分资金存在银行,拿出其中的10万元投资风险较低的基金市场。L先生说,“这期间我们一直打听(投资渠道),炒股我们不会,也不大敢介入,而当时一只股票型基金非常出名,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又成立了一只基金,我们也就顺势进行了投资。”
他从手头积攒的买房基金中拿出10万元,买入了这只去年声名赫赫的黑马基金经理的产品,结果上半年没几个月就赔得只剩下9万元左右。
“当时股基赔了钱后,理财师跟我说市场有风险难以避免,建议我投资债券型基金,还说大公司靠得住,谁知道比股基还靠不住。”今年5月份又听从理财经理建议,觉得市场可能会继续下跌,他将持有的股基全部割肉清仓,拿着9万元投资了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可转债基金,但他目前持有的基金已经跌到8万元以下。
“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2万块钱虽然对很多人来说不算太多,不过平白无故的损失仍然令人痛心不已,回家女朋友骂,还跟父母说了,整得我现在是千夫所指。到底是卖出还是继续拿着,现在都没有个主意。”2万元的损失及引起的连锁效应似乎更让L先生烦恼。
基民心声:骂的多赞的少
几乎所有基金经理都在被基民指责,在某知名基金论坛中,几乎充斥着基民的不满,却鲜见称赞之声。
针对某只今年来亏损的基金,有基民评论表示,“买了这只基金,亏得一塌糊涂!让我全家人一直在骂我笨!”
而相对理性的则质疑基金经理频繁跳槽导致业绩不佳,怀念已经离开公募行业的前基金经理。质疑之声日盛,而称赞之声却几乎难见!这或许反映出目前基民煎熬的心态。
此外,一些基金的重仓股也时时引起投资者焦虑,涉及双汇、南车、北车等的评论也不绝如缕,反映出投资者对于基金爱之深痛之切。
/渠道之困/
渠道经理诉苦:遇到亲友最尴尬
“虽然不是我们进行管理,不过当时毕竟是我们介绍客户买的,赔了钱之后我们也是十分揪心。”W先生是本地人,除了业绩压力,买了他所推荐基金的亲朋好友更带给他无穷的压力。毕业于国内某财经大学,后又任职于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支行客户经理的W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遇见亲朋是现在最尴尬的事情。
“前些年刚入行时,很多亲戚朋友帮忙买了一些基金,也是因为当时市场好,很多都赚了钱。自己赚了口碑,客户也增加了,但随着市场越来越不景气,很多慕名而来的客户相反赔了不少,令很多亲戚朋友夹在中间很是尴尬。”W先生向记者诉苦。
“每一次都有死任务,完不成任务要扣绩效。每当有新产品发行,基金公司策略会、培训等轮番转,台上大把的专家学者唱多,即使在市场不景气时,都能令台下的客户经理感觉到市场的阳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该行不仅是国内托管基金最多的银行之一,也是某大中型基金公司的股东方,很多时候在销售基金产品时要“连轴转”,由于同一时期常常有不同类型的基金同时上柜销售,还要不停地在不同基金类型之间进行角色转换。
得罪投资人的心理煎熬之外,难以完成任务正成为困扰W先生最大的现实问题。
数据显示,该行控股的基金公司6月份曾成立一只QDII基金,即便坐拥大行背景,该基金总募集规模也不足5亿份。而Z先生表示,这一基金在自己手上卖出去数万份额,虽然与股基相比这一规模并不出色,但在QDII中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数字。
该基金虽然在宣传时表示跟踪标的前景不错,不过建仓期未过就赶上海外市场危机,净值短时间就亏损超过5%。“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损失老客户寻找新客户的过程,行业现状令我们很难维系一种长期的客户关系,所以凭空增加了很大的工作压力”。W说。
“关键还是好的产品太少,如果很多基金都成立就能赚钱的话,我们也好做得多了,不过这个真是可遇不可求,我曾向知己好友推荐一些著名基金经理的产品,后来还不是有的业绩一塌糊涂。”据W先生介绍,曾经就有客户因此找他的同事扯皮,对此他们也实在没有办法,“虽然在介绍产品时,我们都会提示风险,但赔钱后大家毕竟还是会心理不舒服,找不到基金经理,只能找银行出气”。
“我们更像是夹心层,两头受气,有时候让亲戚朋友赔了钱都不好意思再来往,所以现在即使有朋友问投资产品时,我都拷贝一份以往的业绩单,多选择几只绩优的让他们自己选择。不过面对业绩考核压力大的新基金,有时候真的左右为难。”他说。
/高层心态/
基金副总只谈痛苦不看多空
“我们很痛苦,我们很痛苦……”某大型基金公司主管权益投资的副总经理Z总,在四季度策略会上,面对机构投资者对于后市观点的询问,双手用力地搓着额头。
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人们本当预备着欢庆,但因为市场状况不佳,有的人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北京,东长安街某商务会议中心,财务公司、机构投资者、媒体济济一堂,国内某大型基金公司四季度策略报告会正在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旗下将有一只偏股型基金上柜发行,看惯了新品推介会上基金经理大谈投资机遇,大谈投资标的利好消息,Z总的姿态让与会者略感尴尬。他谈到了过去的判断被印证,谈到了旗下投资队伍的发展,谈到了过去投资中的经验教训,一场策略会,唯独缺少了对目前市场的具体看法。看多还是看空?Z总一直表现得有些左支右绌,答非所问。
上述报告会上,除了主管权益类投资的副总经理Z总,擅长宏观分析的W博士外,负责机构业务和大客户服务的高管和基金经理也“现身说法”。
会议开始前,Z总游走在会议室内与相识的人握手寒暄,其中有一位看上去仅二十余岁,这位年轻人来自某财务公司,身边一同前来的人则就职于国内某国企旗下的投资公司资产运营部。
“我们一年有几亿资金投资基金,他们在这家基金公司有专户产品。”记者就坐于两人身旁闲聊了解到,今年以来这家基金公司已经多次与机构进行接触,“我们向财务公司借钱投资,按照银行贷款利率还款,上头考核的比较基准也是银行贷款利率,不过目前来看,这一目标从二级市场不容易实现,相比之下,公司更愿意投资Pre-IPO项目”。
“XX公司这次表现得真是谦逊!”落座不久,身边一位同行感慨道。这家业内屈指可数的大型基金公司,如今面对整个行业的不景气,对于任何一笔可能的投资似乎都不愿意放过。
会后不久,上述国企投资公司人士伏案而睡,而周围电话交谈声开始不绝入耳,甚至影响到主席台上的讲座。在市场突如其来出现暴跌的一个下午,大家似乎很提不起精神。
在互动阶段,几乎没有机构投资者有关于市场的问题进行询问,多是有公司市场部人士抛出问题,百人会场人虽众矣,却倍感冷清和萧条。
“唱多挨骂,唱空也挨骂。”北京某基金人士向记者诉苦,由于市场走势持续低迷,基民和股民都表现得很焦躁。“而我们在公开场合表达言论时,既要考虑到市场现状、公司的经营目的,又要结合一些市场信号,很多都拿不准,却又不得不说。”他说。
/特写/
基金经理苦恼的一天
“铃铃铃……”还不到闹钟该响的时间,欧阳风云(化名)就被短信惊醒,半睁开眼看了看手机,“谁这么无聊大早上就发短信”,他没有去看短信内容,因为很显然这又是哪家券商研究所的短信,他已习惯了这种生活节奏。
作为一家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他知道卖方的研究员、客户经理们也不容易,这种短信也不能当成骚扰了,算是一种服务吧。
上班路上很堵,不过欧阳风云已经习惯了堵车的日子。听着收音机里主持人在略显夸张地讲:“截至收盘,美国股市再次大跌,道指重挫3%。”“看来我是卖对了”,欧阳先生自言自语,心里略微舒服了一点。
晨会
欧阳风云是一家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现在住着黄金地带的豪宅,开着价格不菲的汽车,也算是“成功人士”,有时,他确实会生出莫名的优越感来。不过,今年欧阳风云掌管的基金不仅在行业内排名居后,就是收益率也跑输了基金的比较基准,一想起这个,他就不得不把他的优越感抛到九霄云外。
“欧阳,开晨会了。”到了公司,同事来叫他开会。会议室已经坐满了人,但个个情绪不佳,与会人员按照惯例把宏观、市场、行业公司简单过了一遍就准备散会。“大家等会儿”,负责基金销售的张总叫住了大家。市场不佳,不但基金经理日子不好过,销售也同样陷入困境,为了公司的利益,也只好营造各种概念,制造多种想象,尽可能让公司的基金份额不要减少,同时还要发新基金。张总正在为公司刚刚获批的新产业基金做发行准备,就利用晨会给大家简单讲了一下情况。
开盘
大盘准时开盘,绿油油一片,欧阳风云不由庆幸自己前一天已经卖出了不少。“看来下跌还会持续,我的仓位比较低,年底赶到中游水平还是有希望的。”欧阳为自己鼓劲,“看来上午不用看盘了。”正好一家券商研究所来推介食品行业,这也是欧阳比较喜欢投资的行业,他决定跟这位分析师聊聊。现在又是新财富评选拉票的时间,近来太多的卖方分析师进行推介,欧阳都推托了,不过难得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他耐心地听完了对方的观点,也交流了几个小问题,算是一致看好白酒行业,比如贵州茅台。
下午是很宝贵的时间,欧阳一般都不会参加其他活动,而是看盘为主。“不对啊,茅台也顶不住了,这市场算是完蛋了”。刚刚达成一致的意见,现在看来还得改一改,欧阳迅速决定卖出手里的茅台股票,看着股票慢慢成交,股价越来越低,欧阳舒了口气,“看来卖永远是对的,茅台也是股票啊,哪能不跌。”
“按照这样的态势下去,今年排名还是有望提到前面去的”,收盘后欧阳又忍不住自言自语。对很多基金经理来讲,排名成了很大的压力,是不是能够为基民赚钱或是减亏已经不是他考虑的重点了。
下班
“到楼下喝杯咖啡去”,同事小刘来叫他。找个僻静的地方坐下来,欧阳发现郁闷的不只是自己,其他几位基金经理已经在喝茶聊天了。“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鼎鼎大名的基金经理欧阳风云,这位是我们的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马空(化名)。”欧阳抬起头来,站在面前的是某大券商的美女客户经理,欧阳算是心情好了一点,但那位汽车分析师实在不应该站在这里,欧阳心里想着。
“一起聊聊吧。”欧阳客气地说。欧阳听着这位分析师卖力地讲着对行业的认识,其实眼睛早已飞到黄浦江里的游轮上。
“早点回家吧,在公司呆着也没有什么可做的事了。”这并不同于以往,欧阳属于比较勤奋用功的人,一般情况下他都要在下班后留在办公室把邮件过滤一遍,把值得看的报告打印出来带回家仔细阅读;把自己的净值、组合再好好审视一下,并认真想好下一步可以卖出什么股票,买进什么股票。近期公司的人都回去得早,也就几个销售人员走得晚些。
坐上自己的名车,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欧阳又有了莫名的优越感。只不过他后悔真不该打开收音机,更不该听财经节目,因为这让欧阳又想到了“该死”的基金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