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那些影响我的人王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09:1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那些影响我的人王瑾

  本报记者王瑾

  曾经有国外媒体问隈研吾,日常生活中获得新闻信息的来源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朋友。因为媒体往往比较官方,而朋友给我的信息总有着更为微妙的真实感。”

  为人认真谦和的隈研吾在建筑圈内外都有不少好友,他也时常会同他们分享建筑上的理念。对于那些曾经直接或间接给予他设计上指引的人们,隈研吾也表现出极大的尊敬。无论是柯布希耶这样的建筑设计之父,还是普通的建筑工人,隈研吾总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

  《21世纪》:听说你时常与伊东丰雄讨论设计,你们生活中也是很好的朋友吗?

  隈研吾:不能说是朋友,伊东丰雄先生是长我十几岁的设计界大前辈,我们在东京的事务所离的非常近,所以我们有机会常见面。

  《21世纪》:可以说你们两人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时代日本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那么除了设计你们还会讨论些什么?

  隈研吾:设计是最主要的,也会聊一些见闻。此外我们还会一起去唱卡拉OK。虽然我们的歌路有所不同,伊东先生很擅长演歌,我则偏爱南天群星的歌,这可能与我是湘南人(出生于横滨)有关吧。

  那些影响我的人

  《21世纪》:那妹岛和世呢,你们同为东京大学的教授,平时会有设计上的互动吗?

  隈研吾:当然。我跟妹岛不仅现在是同事,其实早在三十年前我们就认识了。当时我们两人都在东京念书,我是在东大,而她就读于日本女子大学。我们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联系,SANNA(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工作室)在2010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奖的肯定,我很为她高兴。

  《21世纪》:我们知道你一直很重视手工艺人,你从他们身上得到过什么启发吗?

  隈研吾:1990年之前,我主要的工作都集中在东京,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我开始向城镇和乡村发展。从那时开始,我与很多手工艺人或工匠有了合作,继而成为朋友。我从木工师傅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也帮助我更为了解日本的传统,从而确立了自己“负建筑”的理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