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神农架深陷生态危机 小水电过度开发教训深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11: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据新华社武汉9月25日电(记者 袁志国 饶饶) 神农架,因有4700多种动植物资源,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和世界银行“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然而,这个以“保护第一”为发展理念的自然保护区,却正遭受一场来自人为的破坏:星罗棋布的水电站将境内多条河流截断,造成不少河道断流,一场生存危机正向水生动植物悄然袭来。

  【村民担忧】

  生态破坏致富成空

  42岁的姚楚成最近越来越烦恼,因为他不得不再次为一条河流的命运去找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这条河叫固冲河,从神农架林区宋洛乡长坊村穿境而过。2005年开始,老姚通过接引固冲河的河水,在上游建起了养殖基地,搞神农架特有的齐口裂腹鱼的人工繁殖。

  6年间,老姚已投入100多万元。由于这种鱼味美且稀少,市场价格达到300多元一斤,当地不少村民看好这一商机。

  然而好景不长。在老姚鱼池上游不远的地方,一座规划建设的水电站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前期工作。老姚说,神农架现在有很多水电站,这些水电站筑坝拦水,造成了很多河段断流,所以这个电站一旦建成,将给齐口裂腹鱼的人工繁养带来灭顶之灾。

  记者从神农架水利水电局了解到,老姚所说的这个电站的规划和建设已于2008年得到湖北省相关部门的审批和许可。

  【现场目击】

  水电泛滥河道断流

  在神农架宋洛乡夹道河徐家庄下游段,记者见到一处电站拦水坝,径流式电站是拦水坝和发电厂房之间河道断流的原因。宋洛乡镇所在地的河道为夹道河的下游,河道完全裸露,除了石头,见不到一滴水。

  据神农架农业局渔业监督管理站调查,夹道河长24公里已建成电站7座,造成了6公里河水断流;香溪河主河道木鱼段30.5公里长的河流上,建有大小电站12座,造成10.5公里河水断流,其余20公里河水流量很小。

  渔政监督管理站站长喻成介绍,神农架有野生鱼类35种,其中国家级保护的珍贵鱼类有娃娃鱼等。小水电站的过度开发,对这些珍贵鱼类的生存和繁衍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困局待解】

  退电还水有心无力

  神农架有大大小小317条河流,小水电的开发始于上世纪70年代。2000年,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神农架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开始大规模发展小水电。目前,神农架有90多座电站,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左右。

  神农架林区党委常务副秘书长刘生策说,小水电的发展基本解决了当地水电取代燃料的问题,改变了老百姓长期以来的砍伐习惯,为林区带来了清洁能源。

  然而,小水电也像把双刃剑插入了神农架的腹地。据《神农架林区生态补偿研究报告》测算,水电开发造成的土地淹没、渔业等河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每年超过4亿元。而如果再加上物种保护的相关损失,则超过5亿元。徘徊于取舍之间的神农架,已深陷小水电困局。

  困局一:政策鼓励小水电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冲突。

  水电是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清洁能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但在神农架这一生态敏感区,小水电的泛滥已然严重威胁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困局二:关停与审批的并行。

  尽管2006年起神农架林区已开始对小水电亮起“红灯”,但因为补偿和人员安置等问题,到目前为止,神农架依然没有关闭一座小水电站。与此同时,规划新建的6座电站却在地方政府首肯下,相继通过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审批许可。

  困局三:发电与买电的价格落差。

  神农架水利水电局长陈光文说,自己建电站的话群众用电成本低些,如果关停水电站,那么神农架必须大量从外地购电,这之间存在较大的价格差距,增加的用电成本谁来买单?

  刘生策认为,现在国家有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政策,粮产区有粮食直补政策,国家可以参照这些推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退电还水”政策和自然资源保护直补政策,并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起系统的生态补偿机制,从加大财政转移力度、政策扶持、对口帮扶、探索市场补偿等多方面,促进像神农架这样的类似地区从“要我保护”向“我要保护”转变,只有从生态保护中获得了直接收益,这种积极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