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九旅”今何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14:20 来源: 经济日报
朋友,您一定听过《南泥湾》这首歌,一定知道“三五九旅”这支英雄部队吧。
1953年6月5日,按照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几经改编的三五九旅一分为四:七一七团成为今天兵团第四师,扎根在北疆新源;七一八团成为今天兵团第一师,扎根在南疆重镇阿克苏;七一九团成为今天兵团第十四师,扎根在南疆和田;教导旅成为兵团第二师,扎根梨城库尔勒。从此,三五九旅这支传奇的部队留在了新疆,留在了巍巍天山、雪域昆仑、苍茫帕米尔,留在了千里边防线。
60年一路征尘,从铁流西进到扎根新疆,从正规军到今天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从戍边维稳到农、工、交、建、商、军和科教文卫全面发展,三五九旅及其传人坚定传承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忠实履行屯垦戍边使命,把自己打造成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实现了由三五九旅到强大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壮美演进。
兵团是战斗队。传承着三五九旅血脉的兵团人不仅把红旗插遍了祖国边陲,而且在2019公里边境线上建设起58个团场,用生命和忠诚铸就了一道永不移动、永不换防的长城。
兵团是生产队。传承着三五九旅血脉的兵团人风当战袍沙作粮,地当睡床天当房,搭起帐篷挡风雪,钻进地窝避寒霜,用扛枪的肩膀拉起共和国“军垦第一犁”。
兵团是宣传队、工作队。传承着三五九旅血脉的兵团人把新疆当故乡,视新疆各族人民为亲人,无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全心全意造福新疆各族人民,大力传播中华文化,始终站在反分裂斗争第一线,成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
从当年土改建政,到今天选派大量干部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从当年帮助各族群众扫盲,到今天列入国家211工程的石河子大学;从当年把开垦出来的千万亩土地、上百家工交建商企业无偿交给地方,到今天向自治区年均上缴百亿利税;从当年帮助少数民族同胞恢复生产,到今天为各族群众研发出高产高效的粮棉油果新品种以及享誉海外的军垦型细毛羊……60年献身新疆繁荣发展,60年情系各族人民,三五九旅及其传人与新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三五九旅的精神已经根植于新疆的壮美土地、融入2300万新疆人民的心中。